蓮塘村外,放眼望去,盡是壘石而成的墳塋,覆上薄薄的培土,經幾個半大小子的極力堅持,都在墓前豎上墓碑,寫下墓主的名字,大致的出生年月。
大規模的集體祭祀,以水代酒地簡化了,張弛憑著靈眼,看見村民的靈魂無有沉淪,盡數拔冗起身,離開經鬼難之亂後嚴重脫水的屍體,全部來到土地廟裡,被一尊光輝暗紅發白的神祗收容,卻沒有直接送入幽冥地府,而是暫時受到庇護,待在“土地”的府邸裡。
隨後,一千多份的陰德憑空落下,分成三股澆灌在張弛等人身上,儘管他憑著靈眼有所察覺,卻也沒有放在心上。
所謂陰德,是不能作用在陽間活人身上,只有死後靈魂墜落地府,陰德才會發揮作用,用來抵消生前的罪過,不必在陰曹地府受苦,有望直入冥君福地,享得綿延冥壽。
張弛已是入道修士,有重生前的經歷,長生久視有望,想來是不會往冥土一行,故而看不上陰德多寡,只是他的性子如此,見到屍橫遍野,就忍不住出手扶助。
妹妹對此無有二話,兩兄妹受過左鄰右舍的恩惠,常懷感恩之心,對於順手而為的事,從來不會拒絕,哪怕是死狀極慘的屍體,起初還會有點畏懼,甚至想要嘔吐,反覆經歷了幾次,就迅速適應下來,精神磨練地如鋼似鐵。
別看張弛的妹妹還小,過完年後才十一歲,脾性卻是很堅韌,生在太平盛世,如今亂世來臨,卻很快調整過來,尤其是張弛釋開心結,任由她野性生髮。
反觀巴立明,甦醒巫族血脈後,總有一股慾求不滿的飢餓感,處理村民屍體時,卻也能剋制自己,反而發揮出鎮魂安神的本事,相助張弛做成了這樁好事。
午時一刻,張弛一行三人再次啟程,幾個半大小子經過一番商量後,決定前往鄰村投靠親戚,因此決定隨行出發。
張弛仔細想了想,並沒有開口拒絕,只是讓他們快點收拾行李,務必多帶點乾糧上路,畢竟蓮塘村一夜之間消亡,鄰村的情況再好,估計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對此行抱有較好的期待,心裡卻做好最壞的打算。張弛沒有說毫無意義的好話,乾脆挑明瞭說,果然惹來這幾個少年的怒目而視,他對此根本不在意,逕自在前面帶路。
到了這個地步,蓮塘村的少年們才發現,一行三人的隊伍,說話最管用的還是張弛,人高馬大的巴立明,反倒是鞍前馬後的隨從,若不是瞭解他們的底細,估計有人已經開始懷疑,張弛是不是哪個大戶人家的子弟。
就這樣,擴大兩倍的隊伍,總計九個人的冒險小隊,再次踏上漫長的旅程,下一站即是鄰村烏笛葉,走近路翻越牛頭山,走遠路就是沿河繞過這座山。
牛頭山,方圓七十里地,高一千五百尺,雙峰插雲,形似水牛盤角,原本此地無有此山,反倒是一片溼地大沼澤。
大漢第二王朝末期的封神之戰,一頭板角青牛受傷遠遁逃走,力氣不支轟然倒地,現出銅皮鐵骨的真身,剛好跌進沼澤地裡,只因生機泯滅,露出地面的牛首就變化成牛頭山。
傳聞,這頭板角青牛的身軀還是活著,潛藏在沼澤地深處,將養著元氣,似乎有捲土重來的打算。
張弛對此略知一二,其實自從攜妹離開龍丘城時,他就做好了未來人生的規模。重生前,撼地神牛的死灰復燃之事,可是一段佳話。
可巧不巧的是,四大神牛中排名第二的“撼地者”,起家的根基就在華金縣,算是距離龍丘最近的機緣了。
上古生靈就有一種奇異的特性,就算被殺死,屍體也有不滅的神性,可以衍生出嶄新的生命。一如上古大洪水時,治水不利被殺的大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腹中孕育神胎,被火正以刀剖開,因為是早產兒,故而誕下一頭三腳黃熊,躍入羽山下的深潭,在水中受自然撫育,繼續成長完善。
這頭黃熊就是五帝之末的大禹,平定中原九州氾濫的大洪水,以救世之功成為人族帝王,由於當時上古天庭破滅,大禹也僅僅是人族帝王,而並不是天帝。
板角青牛是玄門三教老君的坐騎,根腳卻是上古天庭的帝君馭獸,原本蠢萌蠢萌的,聽多了牆角,自行領悟了修行之法,日後也成了赫赫有名的一方妖王。
只可惜,上古天庭破滅,妖族都沒了正經出身,反而淪為在野勢力,眼睜睜看著聖人造物,人族漸漸崛起。
巫妖大戰,混元道祖崛起,試圖以身合道,篡奪天地的權柄,結果被天意假手妖族聖人擊殺,一分為三,上古道門由此破滅。
板角青牛知道利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