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8章 資源緊張-看病難!

米國約有醫生96.7萬人,護師17.5萬人,護士390萬人,醫療機構家。其中,大約63萬醫生是診所執業醫生,只有11萬醫生是醫院僱員。診所執業醫生中,41%提供初級醫療服務。

醫生中佔比最多的是家庭醫生,佔到醫生總數的21.4%,但在醫生產生的醫療費用中,家庭醫生佔比只有13.1%;其次是內科醫生,人數佔比大約13.2%,其餘心臟、腫瘤等專科,佔比在1%—5%不等。心臟科醫生以3.3%的人數佔比,產生了大約12.8%的醫生費用,這也是醫生費用中佔比最高的部分。

醫生診所是整個服務體系的基石,也解決大多數常見病、多發病。

和我國幾乎所有外科手術在二三級醫院完成不同,米國68%的外科手術由診所完成。

病情較急或較嚴重的病人一般在門診中心、急救中心等診治,更嚴重的在急病治療醫院,但這種醫院提供的服務主要是住院,同時住院時間較短,平均在5到6天,出院後也可能轉去康復醫院和長期照護醫院。值得指出的是,我國的醫院沒有這樣的分別,絕大部分醫院將這三類服務混在一起。

米國醫生對執業地點擁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

自主選擇的結果是,84%的社群醫生只在一個地點執業,但也有25%的診所是專科醫生的聯合診所,數量上大約有27萬個。51%的診所中只有一名醫生,這類診所的醫生數量佔醫生總數的18%;38%的診所擁有2—5名醫生。也就是說,接近90%的社群醫生在不超過20人規模的診所執業。

保險支付是醫生和醫療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支付標準與支付方式由雙方定期協商。其中,政府舉辦的公辦醫療保險採用行政定價的方式,醫生和醫療機構只能選擇接受或不接受,若不接受,就不能接診公辦醫療保險參保患者。商業保險機構以公辦醫療保險支付標準為基準,與醫生和醫療機構協商議價。

這種醫療保險的支付標準全美統一。

米國醫學會為所有可能的治療、診斷、手術過程等,都設定了5位數編碼,稱為“現代診治專用碼”,總共涉及7000多項醫療服務。每個程式碼設有加權值,叫作“相對價值單位”。相對價值單位反映的是提供一項醫療服務所需的相對資源,其加權值越大,說明該醫療服務所要求的工作量越多,操作成本越高,購買醫療過失保險所需的成本越高。

相對價值單位的值還要根據上述三項內容在不同地區的地區操作成本指數進行調整。特定醫療服務的費率,由相對價值單位與轉換指數相乘得出,轉換指數是根據米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精算辦公室給出的法定方程式計算得出的特定值。

需要說明的是,與國內不同,在米國,醫生是作為獨立的服務提供方單獨和醫保部門議價的,在醫院中執業的醫生也是如此。

作為議價方,醫療機構談判力要高於醫生,一個例證是高服務質量的醫院可能會得到更多的保險支付,類似於“優績優酬”;醫生在只能同質化的按專案付費基礎上,由醫生團體統一與商業保險公司議價。不同於醫療機構,醫生很難因為服務質量不同而獲得差異化支付。因此,醫院的門診服務往往可以比診所的門診服務獲得更高的保險支付。

不過,這不代表醫院的門診醫生收入一定高於診所醫生,因為醫院運營成本更高。

事實上,私人執業醫生平均收入要高於受僱醫生。私人執業醫生平均年收入為28.1萬美元,而受僱醫生為22.8萬美元。醫療機構的所有制在米國並不受關注,機構和醫生只要在統一的質量監管框架下提供合規的醫療服務即可。

全美醫院協會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非營利性醫院數量在米國醫院總量中佔比為51%,營利性醫院為18.7%,聯邦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只有3.8%,州政府醫院為17.8%。從床位佔有率看,非營利性醫院近年維持在59%左右,營利性醫院呈逐年上升態勢,2012年達到14.7%;聯邦政府和州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逐年下降,2012年僅有17.2%。

由此可見,米國的醫療資源很緊張,直接導致結果,就是看病難,看病貴。

那麼在米國,到底是怎樣一個看病難和看病貴呢?

就周方遠知道的一個故事,是一個國內的母親,她的兒子在國外不過就是發高燒,去醫院看個病不僅貴,而且手續超繁雜。而對於米國本地人來說,一場小病就可以讓他們回到解放前。因此,在米國看病真的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