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7章 市場、來源和收手

河以南。另一條是從地中海地區繞過咖哩國,經海上絲綢之路到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什麼太好的依據,而且各種文獻中,至今都沒找到詳細的記載。但不能排除西瓜是透過海洋傳播的,引進我國的可能性。

而且根據各種文獻和史料,基本上大致上可以判斷,從唐朝末期開始,中亞開始了西瓜種植;五代以後,契丹滅回紇後獲得了西瓜種植,並開始種植和食用西瓜;北宋的西瓜種植和推廣較少,但此時應該在燕北和黃河流域也開始種植了;南宋時洪浩把北方的西瓜帶到了南方種植;元代,在江淮、浙江和福建的北部和南部種植了西瓜;明清以後,全國各地都種植了西瓜,許多省份都有自己著名的西瓜品種。

路線方面,西瓜引種的路線應該是從非洲到西亞,然後到中亞,再到華夏,一般都是走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橫貫亞洲、非洲和歐洲的世界著名的交通要道,帶來的可不止有西瓜,蠶豆、石榴、大蒜、葡萄、苜蓿等農作物,都是透過這條通道進入華夏的。

至於說上述那些時間啊,路線啊,朝代啊,其實還是有一句的。

首先說時間,我國唐以前沒有西瓜種植、食用的跡象,這個應該是很準確的。

上世紀60年代以來,河姆渡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眾多西漢墓等考古報道稱發現有西瓜種子。經學者認真複驗和鑑定,這些所謂西瓜子多是冬瓜子,無一可以確認屬於西瓜。我國先秦時代,是沒有瓜的品種意識的,多隻籠統稱之。秦漢以來始有品種之分,《齊民要術》所輯《廣雅》《廣志》就有龍肝、虎掌、羊骹、兔頭、狸頭、縑瓜、蜜筒、瓜州大瓜、青登等20多種。其中既沒有近似“西瓜”的名稱,相關記載也未見有明確可辨的西瓜性狀。

另外,還有新的說法,說我國西瓜始傳疆省的說法是於史無證的。

西瓜這個物種,首先是原產於非洲,然後埃及、中東等地首先引種,然後分南北兩路向亞洲大陸傳播。中亞花拉子模、布哈拉、撒馬爾罕是亞洲最著名的西瓜產地,可視作亞洲西瓜的發祥地,今屬烏茲別克。史家記載花拉子模西瓜盛產的最早時間,相當於我國中唐,實際興盛的時間應該更早些。

基於遼太祖西征至浮圖城的錯誤說法,從中亞花拉子模到我國新疆,再到我國東北遼上京,三個緯度基本相同的地方,在九世紀早期到遼太祖西征之十世紀早期的一個世紀內,完成了西瓜的接力東傳,就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過程。

但很多人都說這一說法遠不可靠。《突厥語大詞典》有甜瓜、黃瓜的詞條,雖然提到西瓜,卻沒有西瓜的專門詞條。所謂阿斯塔那古墓出土西瓜種籽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疆省地區出現西瓜的明確記載是元人《長春真人西遊記》,時間已是十三世紀早期,此後疆省境內的西瓜一直乏善可陳。不僅是疆省,乃至西北諸省區,並未有盛產西瓜的任何記載,甚至有“隴以西無西瓜”的說法。

其實說白了,西瓜對水分的要求還是挺高的。雖然西瓜的生長,土質疏鬆甚至沙地最好,但這並不代表西瓜就不喜水。西瓜比較特殊,是既要根部有很好的呼吸空間,又要有足夠的水分滋養,而不像哈密瓜之類硬皮甜瓜耐旱。西瓜又是鮮食水果,水份含量大,不耐貯存和運輸,大面積種植需要相對集中的消費人群。而西域地廣人稀,消費人群分散,很難大面積種植和持續發展。

所謂唐五代我國新疆地區已經盛產西瓜的說法於史無徵,不足取信。

而越過疆省,西瓜從中亞直接東傳蒙古鄂爾渾河流域、回紇故都一帶,應該是一種很特殊的情景,需要異常的機緣和方式。

許多人認為最合理的可能應是中亞摩尼傳教士直接將西瓜種子從中亞帶到漠北迴紇牙帳所在的鄂爾渾河流域,在那裡生根傳種。

摩尼教因其崇尚明月光明,又稱明教,大約公元六至七世紀進入東亞。唐武后延載元年正式傳入華夏,最初在唐朝的傳播並不順利,開元二十年朝廷曾明令禁斷。而漠北迴紇卻對其情有獨鍾,如獲至寶。唐代宗廣德元年從唐引入,尊為國教,前後持續近80年。這是摩尼教傳入東亞以來最受寵遇,也是漠北迴紇最為興盛的時期。

摩尼教主張食素,崇尚瓜類食物,認為“瓜當中的光明分子特別多”,“特別是西瓜和黃瓜,認為光明分子集中在這些瓜當中”。

西瓜是當時中亞地區新興的瓜果品種,應該受到摩尼傳教士的重視,而盛產西瓜的布哈拉、撒馬爾罕又正是當時摩尼教會中亞教團所在地。這種地緣上的巧合,使中亞盛產的西瓜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