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其實在當時來說,也是困難重重。
瞭解這段歷史的人應該很清楚,對於當時兩德的統一方式,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一是純粹將原西德基本法進行修改,使權力從原區域擴充套件到東德的五個州,在憲制上確定雙方的融合;二是把統一過程當作是東西德雙方的合併,並重寫一部憲法。
兩個方案都不容易,在當時來說,其實雙方是經過無數次談判和協商的。
當然了,最終,雙方統一選擇了第一個方案。雖然說這個方案程式較為簡便,但等同於沒把東德作為一個主權國對待,在當時引發了不小了的爭議。
其實在歷史上,東德西德就有著明顯的差別。東德大多數是原普魯士地帶,舊思想和專制色彩濃重;而西德是德意志邦國經濟較為活躍的地區。而在地理因素上,西德較為接近商品經濟活躍的荷蘭與丹麥,水系發達,基礎條件較為優越;而東德很明顯不具備這樣一些優勢,社會經濟水平稍顯疲態。
東西德的分離,純粹是因為**德國的殘忍暴行導致,二戰結束之後,根據波茨坦會議中英、美、法、蘇的共同協議,決定將戰敗後的德國一分為四,分別有四個戰勝國佔領。雖然是一分為四,但共同成立“盟國管制理事會”處理德國事務。由於目標和訴求存在高度一致,美英法佔領區逐步“抱成一團”,成立全新的國家——西德,並以西德作為復興歐洲的一箇中心。而蘇聯佔領區因為理念和意識形態的對立,在後來形成另一個國家——東德。
自此,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對峙的局面形成。
而這,也是柏林牆最初的來源。
受制於原佔領國政策導向的影響,東德與西德自成立伊始,就有著相當大的差異:西德實行與英、美、法三國同樣的資本主義制度,且在經濟和外交等立場上,高度跟隨西方陣營的步伐;而反觀東德,在蘇聯的影響下,建立起了典型的社會主義制度,發展高度嚴苛的計劃經濟。再看當時的世界形勢,雖然***的噩夢已經褪去了,但無形的硝煙,依然在劇烈地瀰漫著。政治領域上的角力,在幾個大國之間暗暗較勁,一直綿延了幾十年之久。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吧,“兩德”差異明顯,發展也是各有特色。
首先來說,面積相對較小的東德,緊隨著蘇聯“老大哥”的步伐,東德在經濟制度上,實行高度統一的計劃經濟:推行五年計劃、發展農業生產及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創辦大批國有企業……憑藉著自身的工業基礎和蘇聯的大力扶持,東德一度在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中,實力不俗。
但另一邊的西德,顯然比東德還要更具競爭力。首先是國際方面的因素。米國放下仇恨,推行“馬歇爾計劃”,以幫助德國在內的西歐國家恢復經濟。該計劃即符合米國在歐洲的長遠利益,也達到了給東歐陣營國家樹立典型的作用。其次是自身良好的工業基礎。以魯爾區為代表的西德工業區,積極實現轉型和升級,探索新時期的“工業法則”。在西德戰後經濟恢復的程序中,它們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為一個戰敗國,西德在20世紀60年代一舉超過英法等歐洲大國,成為全歐經濟總量的TOP1。
有比較,就會有傷害。雖然東德在社會主義國家中表現尚可,但與光芒四射的西德相比,依舊是小巫見大巫。
往後有很多年裡,各種各樣的矛盾開始加劇,這裡不多說,不瞭解的人,可以上網去查一查。
總之,漸漸的,東德居民對現狀不滿的情緒開始不斷加深,然後終於在某一天,被迅速點燃。他們組織了連續數週的抗議示威遊行活動,尤其是“東歐劇變”開始之後,他們也渴望以相同的形式,去影響乃至改變國家未來的走向。這其中既有對改善經濟的熱切盼望,更有對完成國家統一的終極心願。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以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方式,完成了“兩德”的最終統一。分裂了逾40年之久的德國,重新又走到了一起。
不過,雖然在形態上完成了融合,但在經濟、文化以及社會意識上實現一致,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裂之前的“兩德”共為一家,實力相差不大;但擁有魯爾區為代表的原西德地區,工業基礎又明顯強於原東德地區。分裂之後經濟政策上的不同走向,導致差距越來越突出而明顯:原東德地區越來越落後於原西德地區了,即使是在完成統一之後,這樣的情形一時間也逆轉不來。這樣的問題,新的德國政府也意識到了。他們開始積極地去規劃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以達到既能保證原東德地區的社會穩定,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