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週。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米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
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誌、網際網路、電臺、電視臺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還“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週”,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週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專案:“正式競賽”、“導演雙週”、“一種注視”、“影評人週”、“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這點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週”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綜上所述,所謂電影節,基本上,起碼得是地方政府才有資格舉辦,最好是國家政府出面舉辦,集合一大批優秀的行業人士,大家集思廣益,共同出謀劃策,才有可能弄出這麼一個電影節來。但電影節弄出來是可以,能不能真的大獲成功還不好說呢。龍叔雖然是非常非常成功的藝人,如今甚至已經漸漸脫離藝人的圈子,進入更高的層次,但也依舊不可能憑一己之力舉辦什麼電影節。
他所舉辦的,不過是動作電影周,就等於是小型的電影節吧。影響力很小,針對的也僅僅只是國產動作電影,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電影周,在前世差不多要等到15年的時候才能真正舉辦。如今提前了十年,就是因為有遠方集團在後面推波助瀾呢。這個助理不知道,是因為他負責的工作更偏向於生活助理,和機要秘書是不一樣的,集團內的很多事情,這個小助理是不知道的,更加不知道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其實就是周方遠。
不過,這是好事情啊。
對於龍叔來說,擴大他自身的影響力,他怎麼會拒絕。無論這影響力對於他來說到底有何種用處,十年後的他都不能拒絕的東西,十年前就更加不能拒絕了。
北桐市委市政府在得到這個訊息後,也是大力的支援。原因也很簡單,北桐市要走轉型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