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傑叔第一次和電影接觸就是因為港島,那還是1974年,11歲的連傑叔要去米國表演武術,當時出國需要在港島轉機才行。回程時連傑叔在新光戲院表演時有個叫傅奇的老演員招待他們一行人看了李小龍的《精武門》。當時傅奇就看中李連杰,還特地為他寫了一個“三毛流浪記動作版”的劇本,但連傑叔那時還得比賽,學校不放人拍電影。
後來拖了幾個年,在港方堅持要求外借連傑叔來拍電影的情況下,最後促成左派導演張鑫炎與其合作的《少林寺》。連傑叔主演的處女作《少林寺》上映後在內地以1毛的票價收了1億多的票房,在港島更是以1616萬港幣票房打破了當時的功夫片歷史最高紀錄。
有意思的是,當年國內還是計劃經濟時期,無論是主角還是其他配角,通通一塊錢片酬,而演死屍的港人則是50元一天。連傑叔後來在某次訪談裡還回憶,說當時張鑫炎拍戲如果覺得連傑叔表現的好就獎勵他演死屍,因為死屍是港島人價格50元一天。
《少林寺》票房高,電影公司當然不會放過這塊肥豬肉,連著開拍《少林小子》、《南北少林》,其中《南北少林》因為和邵氏合作,導演由張鑫炎換成另一位港島導演劉家良。到了《南北少林》的時候,矛盾就算是徹底爆發了,在連傑叔的自述中提到,首先是連傑叔本人開拍前就已經不想拍第三部但又必須要拍。其次是片酬,眼見同組的港島影人拿高工資,演了三部賣座電影李連杰依然拿幾塊錢補貼,而且這時已經有其他電影公司拿著幾百萬支票找他拍戲。但當時他的領導不準,因為連傑叔怎麼說也是國家培養出來的人才,怎麼能沒完沒了在外面拍戲呢?
另外還有就是當時還有就是劉家良的作風,港人隨性的工作態度和規規矩矩的內地人形成強烈反差,連傑叔在拍《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時,那是還是國家體委的人,每天只有一塊錢人民幣工資,但打到天昏地暗,渾身是傷。更是有過清晨六點已在冰冷的城下準備好拍戲,結果導演十二點才出現,帶著美女在城牆上看了又看,就宣佈今天不拍了。
於是結束“少林三部曲”後,因為此種落差,再加上連傑叔自導自演的《中華英雄》票房口碑雙失利,最後攜同懷孕妻子跑到米國教武術去了。
但是怎麼說人的命天註定呢?
跑到了米國的連傑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可能一生就留在那邊了,生兒育女,傳授武術。
可偏偏,去了米國的連傑叔,在那邊認識了羅維。
前文對這位羅維就有過介紹,此人是屬於那種眼高手低,幹啥啥不成的代表,但唯有一點,那就是此人眼睛極毒。只要是他看好的人,未來無一不功成名就的。
龍叔如此,連傑叔亦然。
重新回到港島的連傑叔,終於迎來了自己事業的巔峰期。
雖然一部《龍在天涯》撲街撲倒找不著北,但緊接著與徐老闆的《黃飛鴻》系列電影,卻一舉奠定了他的在華人電影圈裡的地位。
《黃飛鴻》是徐克極具代表性的作品,《黃飛鴻》英文片名則是“OnceUponatimeinChina”,《黃飛鴻》其實就是徐克版《米國往事》。徐克在黃飛鴻這個真實歷史人物上新增許多戲劇性改編以借古諷今的方式展現他對整個華夏看法和反思。而《黃飛鴻》讓沉寂許久的李連杰再度翻紅,讓李連杰的形象從少林小子一躍成為一代宗師。
當然了,事業這種東西,永遠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有各種波折。
要麼和經紀人鬧掰了,要麼就是合作伙伴被人爆頭了,總之連傑叔的事業軌跡有頗多足以讓他變得不順的細節出現,但他卻每一次都能挺過來。
後來還開辦了自己的電影公司,連續推出多部取材於歷史人物的電影,全都獲得成功。
“功夫皇帝”的稱號,也是這個階段落在他身上的。
然而,在他的事業達到巔峰時期的時候,臨近世紀末時的港島電影卻逐漸呈現禿勢,市場萎縮,觀眾觀影的熱情逐漸降低,加上和徐克再度合作的《黑俠》讓連傑叔在北美更具市場,連傑叔以《致命武器4》一片正式進軍好萊塢,國籍也順便改成米國。
連傑叔這一段港島奇幻漂流差不多算是完結了。
直到05年,也就是去年,連傑叔迴歸當年他在港島創立的正東拍攝他最後一部動作片《霍元甲》,雖然演員大多數是內地的,但幕後還是當年在港島一起打天下的正東班底。《霍元甲》中將歷史上的霍元甲和真實的連傑叔經歷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