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8章 大疆

周方遠參加《嚮往的日子》節目,是之前就定好的。

畢竟他可是遠方傳媒的大老闆,前文已經不止一次介紹過遠方傳媒在國內的地位了,這就不多說了。就說他如今在好萊塢來回折騰,再加上整個遠方集團做背景,雖然周方遠不是明星,但他的微博賬號,粉絲比一線明星都多,幾乎已經達到了天皇巨星的程度,在零六年這個當口,就有上千萬的粉絲。

而且他的粉絲,還不全是那些追星族,作為國內知名的青年企業家,他的粉絲包含了很多個年齡段,可謂是婦孺皆知。只不過之前關於他的資訊,網路上並不多,他也一直有意在控制自己的影響力,直到今年年初開始的一系列舉動,才讓他真正的走出了幕後,走上了前臺。

年少,帥氣,多金,單身,白手起家,簡直不能更優秀。

《嚮往》節目組當然希望能夠一炮而紅,所以節目的開幕集,就破天荒的邀請了周方遠。

畢竟是自家的節目,周方遠也不願意拿大,而且他以前看綜藝,感覺挺樂呵的,就想著,正好去玩玩兒也不錯,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如今正好第一集開始拍攝,劇組那邊提前半個月就通知了周方遠,周方遠也是掐著時間,在節目開拍的當天,這才從京城出發。拍攝地其實也不遠,就在京城周邊,一個很小很小的小村子,但環境相當不錯。而且導演組提前半年就在這邊包下了一個院子,以及幾塊農田。這裡面,光是選址就幾經波折,才達到了獨立院落、半山腰且只有一條不寬的山路這些要求。另外,為了保證整個蘑菇屋和四周的農作物看起來豐盛,導演組提前半年在蘑菇屋旁邊種植玉米、西瓜、土豆等農作物,期望所有的綠色植物都以非常自然的狀態存在,這也讓導演組成了半個農業專家團隊。

節目內容很簡單,就是讓嘉賓們自己去田地裡採摘,搭爐灶,利用農居里僅有的傳統生活用品,過自給自足的生活。如果再有額外的需求則需要他們用相應的勞動來交換。美好的生活都是用雙手勞動換來的,節目透過讓嘉賓們迴歸生活本身,來講述一些簡單的樸實的道理,比如要珍惜一頓飯的價值,講講中國人的待客之道等等。

這個節目,原時空,據說最早是從南鮮那邊舶來的,好像在南鮮那邊叫什麼《三時三餐》?周方遠也不很確定,他前世也只是聽過這麼個說法,到底是真是假,他並沒有仔細去探知。

但是對於這個問題,周方遠一直覺得,這是需要客觀地來看待的。作為綜藝節目的鐵桿粉絲,他知道南鮮的很多經濟來源於影視圈,前世南鮮的綜藝節目種類繁多,幾乎拍過的所有的題材,並且其中有很多的優秀綜藝節目,也是我們國內觀眾熟知的,因此將其進行比較也再正常不過。

至於說國內的《嚮往》和南鮮的《三時》到底有沒有抄襲,這個怎麼說呢,如果是花了錢買了版權的,那就完全沒問題。當然前世有一部分綜藝是沒有給人家版權的,但是沒關係,只要你真的能保證大量的自我原創內容,所謂抄襲就是不成立的,最多隻能算是借鑑,當然這裡面是有一些規章制度的,具體是抄襲還是借鑑,嗯,和這一世的《嚮往》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在這一世,《嚮往》就是遠方傳媒原創的,誰來都不好使。再者說了,兩個綜藝本就各有各的特色,都體現了自己國家的特色飲食。首先國內所邀請的常駐嘉賓性格各異,在原時空中的四個嘉賓中,一個樂觀熱情,一個溫暖治癒,一個機智果敢,一個努力善良,四個人都有四種不同的性格所體現的內容當然大相徑庭。節目從現代城市生活壓力大的角度出發,指出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回到鄉村,融入大自然,符合國人現在的生活現狀與內心對鄉村生活的渴望,這種迴歸淳樸、迴歸自然恰好get到了城市裡生活的人的痛點,透過節目的播出,觀眾可以藉此得到心靈的慰藉,並且得到治癒。

其次綜藝的形式有千種,努力把內容做好,給觀眾一份收穫、一份歡笑和一份安慰,那也不失為一種成功。撇開“抄襲”之說,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嚮往》帶給我們的正能量。在節目中的一些遊戲讓我們不禁融入其中,感受到無與倫比的快樂。節目組透過鏡頭記錄生活中細膩的情感與動人的瞬間,而不是用主持人和嘉賓空洞的語言抒情和直白的情感表達,這讓觀眾感受到了創作者想傳遞的“感知生活的美好”。

就像是剛開始極挑剛出來的時候也有質疑它是抄襲南鮮綜藝無限挑戰,但是隨著極限挑戰的創意和常駐嘉賓的表現說服了觀眾,漸漸地“抄襲”的聲音也就沒有了,原時空的嚮往所帶給我們的幸福感和正能量才是最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