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8章 阿爾薩斯和小李子

美的王國,一個可以把艾澤拉斯打造成不再有陣營之戰的世界,而不是悲劇。

不僅僅是天災誘惑阿爾薩斯,只怪他自己太脆弱,臨死前那句遺言:我的眼前,只有黑暗。他的內心防線,早就在無敵死後就已經出現裂痕了。阿爾薩斯的一生被霜之哀傷和統御之盔兩件神器分為三個階段,拿到霜之哀傷之前他是洛丹倫的王子,拿到霜之哀傷之前他是一名死亡騎士,拿到統御之盔後,他成為巫妖王了。

另外說一句題外話,談到阿爾薩斯的性格缺陷,必然繞不開一個問題就是他的師父到底合不合格。

烏瑟爾是一位正直高尚的聖騎士,人品沒得說,教育王儲也肯定會盡心盡心,不過在二戰時,洛薩就評價烏瑟爾太過正直,不如圖拉楊適合戰爭。烏瑟爾是一位好老師,但是在教育阿爾薩斯上沒能因材施教。不過也不必埋怨烏瑟爾,因為有穆拉丁教會過阿爾薩斯戰鬥的殘酷。阿爾薩斯和穆拉丁學會了一生的必殺技——兔子蹬鷹,在對戰烏瑟爾和伊利丹都發揮了關鍵作用。因此歸根結底,只能說作為一個大國的王子,生長在和平年代缺少挫折教育這是難面的。看看同樣金髮信仰聖光的王子安度因,打小經歷內憂外患,已經要成為新一代神棍OR王者了。

阿爾薩斯自己也不想當巫妖王,所以在ICC結束時阿爾薩斯躺在老泰瑞納斯國王的靈魂懷裡問“父親,都結束了麼?”但阿爾薩斯是怎麼成巫妖王的呢?是恐懼魔王和耐奧祖設計一步一步勾引之成為巫妖王的。“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俗話恐懼魔王連薩格拉斯一屆泰坦都能策反鳥,一個小小的凡人還不輕易策反?

所整個劇情中,阿爾薩斯的目的都是找到瘟疫的源頭。阿爾薩斯屠城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阻止瘟疫擴散,而是為了找到瘟疫的源頭。阿爾薩斯到諾森德的目的也是為了找到瘟疫的源頭。他當時認為馬爾噶尼斯是瘟疫的源頭。恐懼魔王耐奧祖等人透過散佈瘟疫的方法吸引阿爾薩斯一路殺到諾森德。最後撿起霜之哀傷然後就被耐奧祖精神控制了……

其實阿爾薩斯最大的錯誤不是屠斯坦索姆。而是認為為了所謂的整體利益就可以主宰他人的生死。這是西方價值觀最不認同的一件事。

阿爾薩斯這個角色最早還是男神的時候,他的性格里就有很多極端的東西。完美主義,自負,高度責任感,榮譽感。作為魔獸中的第一高富帥,他心中的追求極高,並且現實生活的苟且多半讓他感到一種空虛,自己到底該追求什麼才是符合他自己的位置?

從始至終阿爾薩斯始終認為,只有快速成長,只有儘快獲得強大的力量,只有不斷冷酷無情地殺死邪惡的敵人,才是國家和人民對他的期望。極端的正義感本身也是一種偏執。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不一定準確,但是至少在藝術作品中,阿爾薩斯是符合泰倫納斯的性格遺傳的。

他老爹在開場電影中表現出一種對權力的執著,對外來者的不信任,對傳統和自身帝國的盲目自信,這些弱點都源於偏執。而阿爾薩斯的偏執,全部都是對於正義、拯救、責任還有後來的贖罪。阿爾薩斯的命運向我們講述的道理,他想說明,對與錯不是關鍵,偏執本身才是突破口。這個角色的塑造也有一些對於西方中世紀騎士信條這一系列思想的批判和懷疑,所以在魔獸所有角色裡,這個角色是尤為的出彩。

《魔獸2》的成功,還不僅僅在於角色的選擇成功,另一方面電影的特效,節奏,還有對白都很重要。

前兩者不必多說,劇情對白方面,電影拍攝初期,劇組就找了十幾個編劇,而且是那種尤為擅長對白的編劇,對整部電影的對白經過了上百次不斷的修改,最終才拿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

而且小李子的演技,也是大爆發,連續兩部,將阿爾薩斯的人物內心刻畫的入木三分。

從驕傲自負,到痛苦絕望,再到最後的墮入黑暗,完美詮釋了阿爾薩斯的內心變化。

說起來,小李子在前世也算是一個可憐人了。

在前世,足足20多年時間裡,小李子曾多次入圍奧斯卡,但無奈年年打醬油,無緣小金人。直到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萊昂納多才憑藉在《荒野獵人》中的出色表現,成功奪得奧斯卡影帝,終於如願。小李這個萬年梗才終於過去。

他一直保持著前進的動力,他做到了角色在情感和心理上的真實化表演,無論它是如何的醜陋,幼稚或是令人費解。

透過他的臉龐,他的眼睛,他佔據了整個螢幕,就像一個默片演員,他知道如何運用它們,也知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