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7章 漫畫&動漫(二)

扶桑的動漫產業正在走下坡路,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種情況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大概就是從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時候開始的。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實力出版業受到的衝擊確實是非常巨大的。而扶桑這個國家,說起來還真是奇葩,網際網路的發展,好像和世界脫軌了一般。

就說扶桑最大的出版社之一的集英社,在網際網路推廣發行方面,幾乎就是停步的狀態。

知名漫畫家富堅義博曾經就當眾發表了自己對出版社課稅剋扣重的不滿,據說漫畫家的一份收入,有大約70%歸出版社所有,這實在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比重。除了他以外,其他的一些漫畫家也再次出來吐槽了出版社在作品宣傳方面的“不作為”。

扶桑的實體漫畫和雜誌的銷量在未來都會出現大幅度下降的現象,根據不完全統計的資料,這個下滑的百分比大約有將近15%那麼多,如此那麼大幅度的降低,確實不得不引起各方的重視,尤其是以版稅收入為自己飯碗的漫畫家們,於是乎,他們便一同將矛頭指向了出版方。作為漫畫創作的出版社,他們起初的回覆也是挺耐人尋味的,一方面將責任推向了“盜版刊物”的發行,另一方面又將其推向了網際網路的發展。

這或許已經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了,礙於相關政策的影響,國人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一直都不能以正當的途徑去接觸到外界的優質內容,而內部的供給又一直都補給不了人們亟待滿足的需求。如此,盜版廠商的存在價值就相繼湧現了出來,饞補了一批又一批的國內動漫喜好者。但這只是正對國內的情況而言,可是優質內容創作本身就蓬勃湧現的扶桑地區啊,加上他們早已進入了發達國家行列,他們在物質消費需求上方,一直以來都並不像國人那般拮据。而且之前也從未說過扶桑國內因為盜版就導致作者們嚴重不滿,為什麼未來這種理由會堂而皇之的出現呢?

關於這一點,扶桑的漫畫創作者其實曾經如此抱怨過:“出版社現在都不管我們的創作宣傳了,連自己的官方推特都不去發了,要不是我們創作者自己在網際網路站去推推自己的作品,我們覺得銷量的下降可能還會乘以好一倍呢,因為我們看過不少,在創作者自己不推之前是籍籍無名,然後自己透過網際網路一搗蛋就蜚聲海外的例子哦”。

其實說到底,和盜版的關係根本不大。無論華夏這邊多少盜貼,本身扶桑的漫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無法流入國內的,扶桑那邊也不可能得到相關的利潤,這麼多年都過去了,扶桑那邊也一直沒說什麼。反正他們一開始就沒這項收入,華夏這邊有沒有盜版,和他們實在關係不大。

說到底,還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導致了實體出版業受到衝擊。然後呢,作為發行方,卻沒有跟上時代的潮流,以至於本就堪憂的發行量,受到了新的衝擊。

那麼,出版方為什麼不去做網際網路推廣呢?是他們不想賺錢嗎?不可能,商人唯利是圖,有利益的情況下,發行商怎麼可能不重視相關事情?

還是說,出版社不去進行網際網路的推廣,是他們懶得做?或者說是他們做不好呢?其實從出版社已經做過的一些事情來看,比如開通了推特,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出版社曾經有過這樣的網際網路轉型慾望,但是,發現了自己的團隊並不具備所謂的網際網路基因,因此,在曾經大大的投入之後,曾經的入不敷出之後,就逐漸的退出了網際網路的運營,也將大量的曾經負責網際網路的工作人員裁員掉了,剩下的編輯們,員工們,已經正處於與創作者交接的“工作飽和”狀態了。所以,即使是發條推特那麼簡單的事情,他們也未能做,就是這個道理。

而後是第二個問題,出版社自己的宣傳能夠帶來的效益大,還是創作者自己宣傳帶來的效益大呢?再加上創作者們說到的這樣一個現象:“有的作品先前並不火熱,經由自己在網站上推一推之後就變的暢銷了”,這說明了什麼呢?是不是說,創作者們能把持著的傳播渠道會更為精準呢?

其實比這麼想是不準確的,發行社畢竟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也不能武斷的就判定發行社的方法是不正確的。

只能說,發行方在網際網路方面確實是做不好,不是他們不想做。單純哭訴出版社的宣傳沒有多大的必要也是不正確的,就如同一位兒子哭訴自己的窮爸爸,怪責爸爸為什麼不能給自己買輛跑車,為什麼不自己一起努力呢?發行社也有難處,船小好調頭的道理就是明證,出版社,尤其是集英社這樣的大體量,冒然改換門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他們在無法發展好網際網路推廣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