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有他自己的優點。
最起碼,法國菜的食材種類是相當豐富的,不像是那群老米,不是雞肉就是牛肉,而且全都是大塊肉,雞肉必須是雞胸,牛肉必須是牛排,內臟不吃,明顯的器官不吃,鴕鳥做成老米那樣的也是沒誰了。正經法國傳統選單共有13道菜可供選擇,每道菜分量不大,內容順序如下:
第一道菜——冷開胃頭盤,就相當於我們正餐前的冷盤拼盤。在上菜之前會有一道麵包上來。法國人喜歡吃又長又硬的麵包也就是我們說的法棍麵包。用手掰成可以一口吃下去的小塊,抹上總統黃油,味道還是相當可以的。
第二道菜——湯,可以是濃濃的肉湯,也可以是清淡的蔬菜湯和鮮美的海鮮湯,在這裡周方遠選擇了鮮美的海鮮湯,他一概是比較喜歡海鮮湯的,無論中西餐皆是如此。。
第三道菜——熱開胃頭盤,吃到這裡,才是真正的開始了法國大餐,蝸牛和鵝肝就是熱頭盤中的明星,周方遠不愛吃鵝肝,因為他聽說鵝肝都是一塊塊人為製造填充而成的脂肪肝,他倒不是有什麼愛護小動物的想法,只是單純的覺得脂肪肝很噁心,所以他從來都是不吃鵝肝的,只是要了點大蝸牛吃。
第四道菜——魚、第五道菜——主菜、第六道菜——熱盤、第七道菜——冷盤、第八道菜——雪葩、第九道菜——燒烤類及沙律、第十道菜——蔬菜等等,這些其實都可以歸類為主菜,以肉類、魚類和海鮮為主,每個人可以根據胃口的大小點1-3道主菜,再配上酒品。一般原則白葡萄酒配“白肉”海鮮類,紅葡萄酒配“紅肉”家畜和野味。
第十一道菜——甜點,法國人將甜點製作視為一門藝術、一門學問。一道道甜點,品嚐到的不僅是甜蜜口感,更是烘焙大廚的精心巧思。隨便進到任何一家法國米其林餐廳的後廚,你都將會被那一道道精緻的甜點所震撼到!
第十二道菜——鹹點,這個通常是乳酪,在法國人眼中,一道沒有乳酪的豐盛晚餐,猶如一個失去一隻眼睛的美女。法國大餐裡一定要點上一道乳酪拼盤。
第十三道菜——咖啡,飲品的種類選擇雖然多,但在正餐結束時,一般都會奉以咖啡或紅茶。大部分法國人通常以一杯濃縮咖啡完美結餐。
吃法國菜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情,從開始準備到上菜再到吃完飯,前前後後折騰兩三個小時實屬正常。
有人說,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氣氛,就可以判斷這個國家國民的整體個性。法國人的美味佳餚和用餐方式,總會不由得讓人想起克萊德曼手指下流淌出來的串串音符,浪漫而雋永。法國大餐講究的是細緻,就餐時,坐姿應該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微向前靠,兩臂要緊貼身體。使用刀叉時記住由最外邊的餐具開始,由外到內。吃完每碟菜之後,將刀叉並排放在碟上,叉齒朝上。
總的來說,抱著一顆享受的心,法國菜帶來的就是極致的體驗,如果是急茬,那就最好別吃法國菜,那種慢悠悠的過程,足以將任何急性子給逼瘋。
享受了法餐,周方遠在法國境內隨意的遊逛起來。
人們對法國的小鎮充滿著美好的幻想。
確實,法國這個農業大國有很多美麗的小鎮,例如科爾馬,一座位於法德邊境的知名混血小鎮,因為《哈爾的移動城堡》而火了一把,最近又因為《中餐廳》再一次吸引了國人的眼球。但是,更廣闊的法國土地是小鎮以外的大農村。
首先要給法國農村劃定一個範圍,留法圈有個流行說法:法國除了巴黎都是農村。例如圖盧茲,法國的第四大城市,也會被叫做“圖村”。但是,這些城鎮跟法國真正的大農村還是很不一樣。在城市之間,火車大巴等公共交通比較發達。而且法國也誕生了一個類似滴滴打車軟體,叫blablacar,用於城市之間的拼車。這款軟體已經成為法國最流行的出行方式,費用也比火車便宜。
然而,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移動就相當困難了。法國也有城鄉班車,但是班次真是太少了。去一般的村一天只有一班車,有的村甚至沒有公交到達。所以,汽車是個農村生存必需品。
法國每個村的規模很小,幾戶人家就是一個村,村與村之間的距離也相當遠。坐車穿行其中能夠體會到什麼叫一片原野,夜晚大部分路段都看不到任何燈光,只有月光灑在路旁的田野裡。儘管公路最高限速是每小時130公里,法國老司機們一定會超速行駛,他們覺得開那麼慢即浪費油又浪費時間,還不能發揮車子的效能。
說起法國大家都會想到時尚,大家熟悉的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