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5章 二維碼

碼技術應用於公安、外交、軍事等部門對各類證件的管理,而且也將二維碼應用於海關、稅務等部門對各類報表和票據的管理,商業、交通運輸等部門對商品及貨物運輸的管理、郵政部門對郵政包裹的管理、工業生產領域對工業生產線的自動化管理。

國內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開始於1993年,國家物品編碼中心對幾種常用的二維碼PDF417、QRCCode、DataMatrix、MaxiCode、Code49、Code16K、CodeOne的技術規範進行了翻譯和跟蹤研究。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國內對二維碼這一新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國家物品編碼中心在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不斷深入。在消化國外相關技術資料的基礎上,還在未來制定了兩個二維碼的國家標準:二維碼網格矩陣碼(SJT-2006)和二維碼緊密矩陣碼(SJT-2006),從而大大促進了國內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的二維碼的研發。

在周方遠重生前的日子,二維碼給現代國人的生活帶來了太多便利,然而很少人知道,最初發明二維碼的,其實是扶桑人。

號稱“新四大發明”之一的支付寶曾宣佈:最遲將會在2018年將全面登陸扶桑,並預計3年內在扶桑圈粉1000萬。

這個訊息一出來,也不知道讓多扶桑人心裡不舒服。

因為二維碼是扶桑Denso-Wave公司子公司電裝公司開發的,所以Denso-Wave的執行董事田路勝彥遺憾地說:“早知道,哪怕是按照每個編碼10分錢的標準收費也好啊。”在未來,支付寶的日支付將達1.3億筆,而微信支付使用者更是超過8億,國內二維碼難以數計,如果扶桑公司真能這樣幹,豈不是坐著就可以瘋狂攬財了?

其實不然。

不能否認的是,二維碼的確是扶桑人發明的。

雖說國外從80年代末期就開始了對二維碼的研究,但真正研究成功,還是在1994年,由扶桑電裝公司研發的。其英文是“QuickResponse”的縮寫,意思是快速反應,開發人希望碼QR碼可以被快速被解碼。

在二維碼之前,世界上普遍應用的是一維條形碼。

比起一維條形碼,二維碼的優勢在於:資訊容量提高了幾十倍;編碼範圍廣,在文字、聲音、照片、門票、廣告等多方面,都可以進行數字化編碼;其保密性,防偽性、糾錯性可靠性都很好;容易製作且成本很低。當時扶桑電裝公司免費公開相關技術,不收取專利費,而是面向豐田公司銷售二維碼的掃碼器。其後,二維碼和掃碼器被扶桑全國的便利店企業採用。

這個時候,二維碼只是近地技術,就是像超市買貨付款一樣,在近距離範圍內,對商品價錢進行掃描,根本做不到網路遠距離的掃描。所以,應用範圍僅限扶桑國內,成為“加拉帕戈斯技術”。

加拉帕戈斯島位於南美厄瓜多西面,那裡的生物在孤立的環境下,獨自進化出自己的特點,只適合本地生存,扶桑二維碼沒有海外市場的競爭能力,就像加拉帕戈斯島上的生物一樣。

只不過如今即便扶桑電裝公司想要再收取專利費用,也是不可能的了。

因為華夏的二維碼“掃一掃”已經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

在二維碼於原時空迅速崛起的前幾年,當時國內也有聲音,擔心二維碼走上DVD那條不堪的路。

國內的DVD專利費之爭,始終是國內製造業揮之不去的傷痛。

早在1999年的時候,DVD開始在市場上流行,華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DVD生產國,佔世界總產量的70%。

於是,日立、松下、JVC、三菱、東芝、時代華納組成“6C”,宣佈“DVD專利聯合許可”宣告,要求世界上所有生產DVD的廠商必須向他們購買“專利許可”。

於是世界各國的海關就以未經專利授權為由,肆意妄為地沒收國產的DVD。

結果,當時我國只能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協議,國內企業每生產一臺價值32美元的DVD,就要給國外企業繳納60%專利費,而自己只能賺取1美元。

應該有不少人都記得吧,在本世紀初前幾年,國內電視廣告到處是愛多、索愛等品牌的身影,甚至成了央視廣告的標王。但是高額的專利費,讓國內廠商淪為西方企業的代工,這些品牌短短几年就煙消雲散,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