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加以選擇。
總之線香的製作並不算簡單,而真正好的線香,從原料,到加工,到製作,每一個步驟都非常的複雜,所以真正好的線香,造價自然也是非常之高。所以為什麼說距離老百姓比較遠呢,這東西你要說它完全沒用就是用來裝嗶的,那也不全正確;但你真要說它有什麼特別大的作用,其實也並非如此。
高昂的造價,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與其用那樣一筆錢來買香,還不如去買肉買菜,買生活需要的所有物資,而不是用在這種無用的地方。
香有用處嗎?當然是有的。
線香的使用在古代極其普遍,特別受到貴族階級和文人墨客的喜愛,是他們居家養生、陶冶情操必備的日常用品。現代人對線香的重要性也開始逐漸看重,歸結起來線香薰香主要作用如下。
首先是美化環境,好的香品用於薰香,可以產生出非常清新優雅的香氣,對於祛除房間異味,美化室內環境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
再次是怡神悅心,沉香、檀香等高品質的香品用於燻焚是香道的首選,其產生出來的氣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不僅可以美化環境,更能夠給人增添幾分生活得情趣。
再次是參禪修煉,美好的香氣具有安神開竅功能,可以輔助修煉者達到入淨和正定。
再次是供神祭祀,已少有專門用於祭祀的優質香品,一些天然香料製作的用於輔助修煉、陶冶情致的香品可以兼作祭祀用香。多見的“祭祀專用香”大都只是在包裝、名稱上對祭祀主題有所標註。例如,有的標明所敬奉的神明:供佛香、觀音香,財神香等;有的標明所求拜內容:祈福香,吉祥平安香等等;有的標明敬香地點:五臺山、普陀山等等。至於香的品質,則良莠不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則是養生祛病。類香品的原料,尤其是高階品的原料,多為天然香料和中藥材,可依據功效的不同細分為不同種類,每一種香品都有相應的特定配方和製作工藝。養生祛病類香品重在配方、用料和製作工藝,至於外形則可以多種多樣,不拘定式。例如:防止瘟疫的香品:多為薰燒類的線香或盤香;改善睡眠的香品:可以是填充特殊香藥的香枕、香包,或是薰燒用的線香、盤香。
所以說,香肯定是有用的,對人也肯定是有好處的。只是它的好處不明顯,也不夠強烈,而且說實話,這東西就和食補似的,你得經常用,長期用才能看見效果,不然就是白白浪費錢。
至於說香的好壞……
大馬哥在給他們介紹的時候就說了,所謂的心誠所致,只要你內心平靜,什麼樣的香都是好香。
不過這話就是偏偏外人罷了,就算是周方遠這個完全不懂香的人都知道,香肯定是有非常嚴格的好壞標準的。
周方遠突然想起來,自己前世好像看過一篇文章,裡面討論的內容就是某些香友認為燒燃香灰不斷的就是好線香。
這個說法對不對呢?
很簡單,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反正周方遠覺得這個說法是錯的。
先討論一下為什麼有的線香燃燒的時候香灰不斷?一般這種情況出現,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確實香料中的含油量達到了一定了程度,會出現自然打卷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惠安系的線香中,但是星洲系及國香海南線香的打卷就比較少,難道你能說香星洲系的線香就不好?這顯然是不對的。第二種情況就是人為因素了就是混入了多少粘合劑,如果粘合劑的混入比例高導致了線香打卷,難不成我們說他是好線香嗎?這顯然也是不對的。
所以不要被商家的宣傳迷惑。很多商家過量新增粘合劑超過20%然後告訴消費者打卷如何如何,這完全就是在矇騙消費者呢。線香是否打卷不是衡量沉香線香好壞的唯一指標,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指標可以用來做衡量。
品聞線香味道。
跟沉香一樣,還是要去直接的感受線香的味道,香氣才是騙不了人的。所以不用聽別人講,先去聞一聞,自己感受味道是不是讓你感到舒服,好線香沒有明顯的異味,能感受到淡淡的清香香氣,不刺激、不強烈。如果這時候你聞到了強烈的香氣甚至化工香的怪香,那麼這線香一定是有問題的。接下來就是燒聞在燃燒過程當中有雜味,煙火味,只要是讓人不舒服的味道肯定都逃不過,所以香在直接燃燒時香氣是否純淨,原材料等級是否高,體感是否舒適都是判斷線香好壞的標準。
然後是看線香的外觀。
香的外觀,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