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看不到臉,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一條狗的陌生社交;接著是熟人社交,90後們喜歡非主流的照片,80後則每天給其剛出生的嬰兒拍照留念,然後,他們一起把這些照片上傳到QQ空間,等著朋友們點贊和評論;而移動網際網路爆發之後,琳琅滿目的APP佔據了我們的生活,我們開始在虛擬網路裡進行更具體的活動:工作、購物、學習、就醫、搶火車票…好像,除了生孩子那點事兒之外,現代人都能在網上完成了。
微信,作為一款優秀的國民App,成為這個虛擬國度裡最耀眼的明星。
事實上,自誕生之日起,它就受到了業界嚴肅的表揚,讚譽幾乎就沒有停止過,以至於騰訊不斷給微信加料,例如紅包、掃碼、微商等等,更讓人感覺牛逼的是,微信每推出一項服務就能在理論上顛覆一項傳統業務,但顯然,這些說法有點過,最起碼是揠苗助長了:在主流的語音交流中,我們第一反應依舊是傳統的電話業務;微信紅包一個春節賺了1億使用者,但沒能顛覆支付寶,在微信紅包最火的幾天內,他們的交易人數大概是800萬,而支付寶的交易達到1億筆。
閒話扯遠了……總之,對於未來人的周方遠來說,他很清楚微信的價值和力量,所以他才會不遺餘力的將微信也鼓搗了出來。
其實早在遠方I2手機開始研發的時候,周方遠就已經把微信的開發計劃提了出來,其實在I1手機的時候就可以這麼做了,當時沒有這麼做,主要還是因為手機的效能不太行,網速也上不去,微信的速度最多和QQ一樣,語音、搖一搖、附近等人等功能都不能很好的複製出來,所以當時他就沒有弄微信,而是等I1手機上市之後才開始了微信的研發。如今經過一年的時間,網路速度再次提升,網民數量也跟著提升,周方遠這才讓微信正式上線。
說到微信,就不得不說一說張曉龍此人了。
此人也是個英才,還在求學期間的時候,張曉龍的興趣愛好就十分廣泛,基本上是無論玩什麼,只要稍加練習,總能達到業餘高手水平,圍棋、桌球、網球、保齡球,電腦遊戲,玩起來總是在周圍人中最厲害的之一。除了玩之外,他的專業課成績也十分優異。“他是我們之中最早學習C語言的人,當時C語言才剛剛誕生。”張曉龍的同學回憶,除了軟體之外,張曉龍對硬體也很在行。研究生導師也評價張曉龍:“喜歡搗鼓電腦,喜歡睡懶覺的年輕人。”
1994年秋天,剛滿24歲張曉龍,從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順利畢業,幸運的他很快求得在電信機關單位工作的好機會。這份鐵飯碗工作,讓周圍很多朋友都十分羨慕,但張曉龍卻不以為然。每次看到政府機關大樓,他都感覺“一種窒息從頭頂籠罩下來”,於是他放棄電信部門的鐵飯碗,毅然投身活力四射的網際網路行業。早期的網際網路創業者大多選擇某一個領域做一款產品,比如小馬哥做社交軟體QQ,李老闆選擇搜尋引擎做百度,張曉龍的開局也是如此,不過很難有人能想象到,全靠一個人可以做出一款像Foxmail這樣優秀的軟體。
1997年,時任《電腦報》記者、後來的多玩網創始人李學凌曾描述:“只要你站在黃莊路口,大喊一聲,我是Foxmail張曉龍,一定會有一大群人圍上來,讓你簽名。”4年之後,Foxmail使用者量已達到200萬,而騰訊當時只有10萬使用者。Foxmail被譽為能與微軟Outlook對抗的郵件軟體。
1998年9月,剛剛出任金山總經理的雷教主聯絡張曉龍,希望購買Foxmail。張曉龍隨意給出15萬元的報價,雷軍直接同意。但意外的是,僅出任金山總經理一個月的雷軍因事務纏身,負責接洽的人不瞭解Foxmail的價值,竟忽視了這件事情。
直到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到來,寒風蕭瑟。此時,已經完成Foxmail技術調整的張曉龍很少最佳化更新,這些工作無法激起他的事業熱情,他打算回到網際網路創業的正軌上來,賣掉Foxmail。好運就這樣找上門來,博大網際網路公司開價1200萬元收購Foxmail,僅僅兩年時間從15萬元飆升到1200萬元,網際網路的神奇、荒誕和魅力之處正在於此,張曉龍獲得第一桶金。
再到2005年,也就是今年,沉寂5年之久的張曉龍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進入騰訊擔任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已經走向沒落的博大網際網路公司,將Foxmail團隊以及張曉龍打包轉讓給騰訊。張曉龍在博大的5年在江湖上幾乎銷聲匿跡,與他同一時代的很多程式設計師、產品經理已成為網際網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