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條要求,可就耐人尋味了。
柳蔚記得,中國歷史上,也有此類事件,其中就拿五胡十六國時期來說。
五胡十六國期,中原四分五裂,漢人、胡人,亂作一團,將中原之地,攪得是民不聊生。
在那時候,中原的統治者乃司馬氏,司馬氏有十幾個兒子,其中最著名的有八個,八王之亂,便是八位王爺各分中原一角,日日都尋思著將朝堂之上那有名無實的帝王取而代之。
當然,八王互鬥,那八個人必然都得有兵,可國家戰亂,百姓衣不果腹,這種情況下,正常徵兵顯然是不可行的,那怎麼辦呢?就充兵吧,充兵其意,便是將百姓插進兵營佇列,原本只有三萬的正兵,在混雜了七萬精壯百姓後,突然就變成了十萬大軍。
因為大多數是百姓,這些士兵可謂沒有丁點戰鬥經驗,但沒關係,死了就拿人命去填,打仗本就是拿命去打的,百姓的命不是命,那是螻蟻。
一些因兵禍而顛沛流離的流民,甚至因為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寧願用自己的命,去換一頓家人可以果腹的乾糧,運氣好的打完一場仗沒死,還能升,那便能多吃些乾糧,還能讓家裡人都吃飽穿暖。
亂世沒有人性,有的只是各憑本事的頭破血流。
皇后這兩封信,點名要精壯流民,還是運往同州,這打的不也是天災的便宜?
將這些顛沛流離的難民收留,併入自己的私營,這些人可就成了她來日的精兵重兵。
不用透過州府衙門利用正常途徑徵兵,很好的確保了她身份暴露的危險。
這些背井離鄉,家破人亡的流浪者,都沒有戶籍資料了,說難聽點,死了都沒人知曉,將他們偷偷屯起來,又有誰能知曉?
付鴻晤是青州布政司,布政司管的就是一州的民政、田賦、戶籍。
青州又是京都的門戶,皇后將此事交給付鴻晤來做,簡直再適合不過。
但前提是,付鴻晤既會答應替其屯兵,那必然也說明,他與皇后早有勾結,狼狽為奸。
助一國之後私屯重兵,這無論是朝野還是律法,都不能容忍,一旦揭露,直接就是個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