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點頭說:“行,趕緊養,以後我們家的雞蛋鴨蛋雞肉鴨肉的就全靠你了。哦還有菜,估計你種上了自己家吃都吃不完。哈哈哈哈。”他突然笑起來,對夏茂盛說:“然後小偉開著他的歐米茄去農貿市場門口蹲著賣菜去。”
小偉一愣,想了想說:“我靠,這確實是個問題啊,種多了誰吃呀?那這麼些地幹啥?種花?栽樹?那也不能全種上花吧?”
陳輝說:“你看啊,西頭寬,水塘水井全在那邊,那邊就起樓,二棟三棟的你自己看著辦。然後這邊除去校辦廠這塊,這是一個長條,還特麼是弧形的,你在最東頭,居委會這邊留點菜地,完了中間這一溜要不乾脆修個小公園出來,怎麼樣?”
小偉看著陳輝說:“守著這麼大個公園動物園完了在自己家院子裡修公園?就隔著一道牆,我有病啊?”
陳輝想了想一撇嘴,確實,出門就是這麼大個公園,再修公園確實是有病。
夏茂盛說:“你說這個老張家怎麼有這麼大一塊地呀?政府就能同意了?”
陳輝說:“當時奉天到這邊沒多少人,都是農宅荒地,而且人家不是說了嘛,解放打進來的,軍隊上的人,肯定也是個幹部唄,那會兒是軍管,軍隊的人誰敢管?又不是欺男霸女,弄塊荒地起個房子安置家屬不正常啊?人家不說了是帶著菜地一起的嘛。”
小偉說:“農村人認地,一大家子種個十幾二十畝地正常,在那會兒肯定不算啥事,就是現在,農村,一家種個二三十畝地的也有的是。”
夏茂盛一張嘴,陳輝說:“原來這塊兒就是農村,這片住的全是農民,甚至前幾年還是呢。只有機場那一片繁華點,你就想想,要是市區能把機場修在這地方嗎?都不如大東,那邊黎明廠那片都比這片強多了。”
小偉說:“黎明廠那地方原來也是農村荒地,後來是黎明廠大量招工建房子才熱鬧起來的。“
陳輝說:“對,早幾年是哪裡有廠,有工業,哪裡就繁華,和現在不太一樣,現在商業發展的太快了,所有城市發展都開始圍著商業來了。”
夏茂盛說:“第一是國家開始重視商業,重視私營經濟,第二是沒辦法,大量國營小廠停產關閉,待業人數年年翻番,如果不搞商業這些人就會成為大問題,就像80年代剛開始那樣,會亂。做點小買賣就能養家餬口誰還會去扯別的?所以說這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主要是人口多了。”
陳輝點頭說:“確實和人口有關,其實不少廠子還行,還能活,就是被人拖死了,一個工人一個家庭,廠子就這麼大,盈利能力就這麼多,剛開始大夥吃肉挺好,後來喝湯,再後來鍋砸了。待業的,退休的,各種必須的福利,不夠分哪。像你們兩家,都是罪魁禍首,那麼多孩子,看我家,就我一個。”
小偉說:“不好意思,我家農村的,自己種地自己吃,和你們城裡人沒有一分錢的相關。”
陳輝被噎了一下,看向夏茂盛,夏茂盛舉著手點著頭說:“我們家是罪魁禍首,所以我決定痛改前非只要一個,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
陳輝切了一聲拿筷子打了夏茂盛一下:“你到是想啊,你敢生嗎?”
夏茂盛說:“計劃生育執行晚了呀,要是一建國就來這一招,現在得少多少事啊。”
陳輝說:“扯蛋,那個時候國家缺人,打仗要人,建設要人,種糧食也要人,為了保證糧食的生產緩和工業建設帶來的矛盾我國才按照一二產業把人分成了農業戶和城鎮戶,不過那個時候的人肯定想像不到現在的形勢,這種使用者藉關係來強制確定一個人的身份反而產生了太多的矛盾。農民哪。”
小偉說:“行了,說這些話有什麼用。吃好沒?吃好回了。”
陳輝和夏茂盛乾了杯中酒,三個人站起來往外走,小偉喊老闆過來結了賬。
回到電業小區,陳輝直接把車停在了陳曉家樓下,說:“你倆走回去吧,我得上去跟媳婦兒報喜去了,白白。”一路小跑上樓走了。
小偉和陳輝互相看了看,一臉鬱悶的打著傘往回走,雖然沒有多遠那也有幾百米呢,走到樓下鞋都溼了。
開門進屋,換了鞋,兩個人在靠椅上坐下來。王嬸和小紅耿惠應該都在睡覺,也不知道午飯吃了沒有,小偉到廚房去看了看,王嬸一天把廚房收拾的太乾淨了,也看不出來個啥。
夏茂盛說:“應該吃過了,有王嬸在呢,還能讓她倆餓著啊,你就瞎操心。”
小偉點了點頭。
夏茂盛說:“這批學員結業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