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茂盛說:“我同意幹。”
小偉舒了一口氣,說:“行,那就幹吧。這麼多車弄回來擺哪?”
耿惠來回扭頭看了看大夥,猶豫著說:“不是,要在李官買地嗎?加個車庫能行不?”
小偉想了想說:“能行,那就弄吧。大不了就自用,反正以後吉北龍江都得配車呢。”
夏茂盛說:“對頭,反正也不虧錢。弄個東北總代理下來帶著賣唄,反正咱們也要到處開店買房的。”
小偉拿筆在本子上記了幾下說:“算了,我京城天京滬海羊成這麼走一圈吧,都談談。”
在90年代初這段時間,在我們的印像裡好像國內沒什麼汽車一樣,除了一個桑塔納一個夏利,沒了。好像這會兒全是日系德系美系的天下。其實不是。在91年這會兒,國內的汽車品牌至少有七十個,或者說七十多個。實際更多。
排除重型車特種車和貨車,生產轎車,越野車,麵包車的企業就有接近四十家,這還只是指現在還能查到資料的有記載的。實際更多。大部分車廠的前身都是大型單位的汽修廠配件廠,軍工居多。
這些汽車裡面有不少在那個年代都是暢銷品牌,甚至是出口創匯品牌,但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慢慢消逝在了歷史長河裡,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技術老化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拿不到出生證。那會兒正是國內汽車企業名錄開始施行,出生證制度啟動了。
從90年代初開始,國車的脖子上就莫名其妙被勒上了一條繩子,到現在也不知道繩子抓在誰的手裡,雖然表面上是國家政策或者說是國家在管理,實際誰知道呢。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國內漸漸成了合資車外資車的天下。因為太多在產的國車拿不到出生證只能轉產或倒閉,上不了牌子的汽車誰買?而合資車是沒有這個門檻的。
現在每年清明在汽車資訊的產業評論版塊裡都會有一個緬懷活動,有興趣可以看一看。
民生、東風、鳳凰、上海、井岡山、長江、海燕、東方紅、武漢萬通、華普、秦川、奧克斯、博導、湛江三星、河南長劍、神箭汽車、貴州雲雀、吉普、黎明、塞北箭、雲岡,大同、紅星、奇觀、春蘭、夜明珠、茶花、山鹿、天馬、田野、通寶、雲豹、哈飛、萬豐、松遼、金盃、北泉、躍進(南京)、三峰、雁牌、富奇、雙環、雙馬、中華子彈頭、飛虎、南燕、青海湖、工農、海南、先飛……
那會兒的合資車有上汽大眾、天津大發、廣州標緻、南京菲亞特、三江雷諾和北汽三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