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繼續說:“你們老倆口去了,家裡事他倆就不用管了,家裡洗洗涮涮收拾煮飯的不得有個人哪?要不就得僱人,那得花錢不?結果你們在這邊有福不享,那邊還得花錢僱人,圖啥呀?”
邊上床的病人回來了,也是個老太太,扶著她的應該是她女兒,看到小丫頭手裡的桔子說:“媽呀,這孩子,多貴的東西呀也敢要。給你你就要啊?你要點臉不?”
小紅說:“就兩個桔子,姐你可別這麼說孩子。多招人稀罕哪。吃吧,吃了這還有。”
小丫頭眼巴巴的看著她媽,她媽說:“行了行了,吃吧。以後再亂要別人東西我打死你。”
小丫頭就高興的開始扒桔子皮,把兩個桔子扒好,一個舉到姥姥嘴邊:“姥,你吃一個,吃了病就好了。可甜了的。”
她姥說:“你吃吧,姥不吃。”
小丫頭不幹,非得拗著老太太吃了半個桔子,這才塞自己嘴裡一瓣,然後又去喂她媽。她媽可能是感覺不好意思,沒吃,說:“這孩子從小我媽帶的,就和她姥親。”
小紅說:“多招人啊,太招人稀罕了,懂事兒。我抱走得了。跟我走行不?我家裡啥都有,想吃什麼都有,隨便吃。”她伸手把小丫頭抱了起來。
小丫頭有三四歲,嘴裡含著桔子,不知道是捨不得還是不好意思,也不咬,嘴巴動著在那抿,看了小紅一會兒小聲問:“我媽。我姥去不?”
小紅說:“不讓她們去,她們大了不招人稀罕,你自己去,好吃的都是你自己的。”
小丫頭看著小紅,感覺還糾結了一下,搖了搖頭:“不。”
小紅說:“我給你媽錢,給好多好多錢,完了你跟我走,行不?完了以後你姥和你媽就有錢了。幹不幹?”
小丫頭應該是要點頭,又像是要搖頭,看了看小紅,又看了看自己媽和姥姥,眼淚突然就冒出來了。小紅一下就慌了:“咋了咋了?這咋了這是?不哭不哭,我不說了。不哭。”
丫頭媽媽過來把小丫頭接了過去,說:“難過了唄。這丫頭心思重,記話。昨天我說家裡沒錢,要不把她賣了換點錢來給姥姥治病,她這是記住了。”
小丫頭也不吱聲,小手緊緊的摟著媽媽的脖子淌眼淚,樣子那個可憐哪。
小紅臉都紅了,特別不好意思,沒話找話的問:“姐你在哪上班啊?”
丫頭媽媽掏手絹給小丫頭擦臉,說:“哪有什麼正經活啊,上秋就在山貨公司幹了段時間。本來說奉天那邊招工想去試試,我媽身子又不好,她也太小了,扔不下。就這麼糊弄唄。”
縣城居民其實是一類最特殊的人群。
說是城鎮戶口卻過不上城市的日子,被城市人視為農民。可是說是農民又沒有土地。工作是最尷尬的事情,一個小縣城能有多少廠子企業?政府單位能有多少崗位?
就算是改革以後,想做生意都比城裡難,人口少競爭大,付出成本要比城市裡高不說,還不一定能幹上。沒那麼大空間。
原來那會兒好歹政府都會組織一些小廠什麼的來解決這個問題,改革開放以後進入市場經濟,大城市的大集體小集體工廠都成片成片的解散,更不用說一個小縣城裡的小廠了。
六六麗娜和小紅都扭頭看向小偉。
小紅指了指小偉說:“找他。山貨公司也是他的,奉天招人也是他的。”
丫頭媽媽愣住了:“真的呀?懵我吧?”
小紅說:“巧不?就這麼巧。真的,不騙你。我們今天才從奉天回來的,他到縣裡辦事,就是招人的事兒。”
小偉說:“我還懵著呢,這是,怎麼就這麼痛快的把我賣了?”
小紅說:“你沒小丫頭可愛唄,多招人啊。我將來也生個這麼乖的丫頭,天天抱著。”
丫頭媽媽問:“你們怎麼,從奉天跑這麼老遠到這招人哪?”
六六說:“他倆就是這邊人哪,蜂蜜砬子的。俺們一個村,我家現在還在那,沒搬呢。”
小偉說:“自己家這邊的人信得著唄,再說我從這出去的,怎麼也得想法幫幫這邊。”
丫頭媽媽點點頭,說:“你們心眼真好。你招人幹什麼?看我行不?”眼神一黯:“算了,不行。我媽這一天身子也不行了,她又太小。”
小紅問:“她爸呢?”
丫頭媽媽說:“不知道。死哪外邊去了吧,好幾年也沒見過人影了。”
小紅問:“那她爺爺奶奶家呢?也不管哪?”
丫頭媽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