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都進入思考狀態,縣長說:“詳細說說。”
王主任說:“其實這想法我早早就有,包括下面差不多的申請也是年年交,說實話就是實現不了。選幾個中心點,把分散的生源集中起來住讀,不但能提高孩子的成績,也省了資源的浪費。
校址確定以後,輻射片兒裡的駐村老師都抽上來,原學校班子不動,這麼的缺口就小多了,解決起來也容易的多。只不過,我們計算過,這麼下來需要的資金可不少。”
小偉問:“你們計算的資金是多少?”
王主任說:“我們考慮的中心校是四個,原校舍能用一部分,增加一些現代化的教具裝置,整個下來的話,最少得一百五十萬,最少。”
小紅衝口而出:“這麼少?”
王主任苦笑:“不少啦,平均一所學校接近四十萬呢,這還不包括學生住校產生的費用,像吃飯問題。行李到是可以從家裡帶。但要增加一部分生活老師負責宿舍管理,要辦食堂,這都得錢哪。”
縣長問:“生活方面,適當的向家庭收取一些費用不行嗎?”
王主任搖了搖頭說:“不可能的事兒,咱們下面農民一年收入才多少?不要錢都不想念呢。再說收多少?收少了沒意義,收多了他沒有。”
縣長對厲書記說:“吃住是問題,一個學生一天三餐,怎麼也得幾塊錢,一年下來就是五六百六七百,確實負擔不起。”
厲書記緩緩點了點頭,說:“四所學校,光是吃一年就是一百多萬,這比建學校還貴。”
王主任說:“對,而且這是個持續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所以這個方案被我直接壓住了,不現實。”
縣長扭頭看向小偉:“還有教職員工的工資福利,一年也是至少幾十萬,四五十萬。我不瞞你,現在縣裡教師工資這塊還欠著幾十萬呢,經費太緊張。”
厲書記說:“分局,其他單位也欠不少,沒辦法,上面給的錢一年就那麼一點兒,年年拉饑荒。”
王主任笑著說:“外面不都說了嘛,開年吃飽,年尾餓倒,不吃不喝正好。”
厲書記皺了一下眉頭,清了一下嗓子,對小偉說:“怎麼樣老闆,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現在就看你拿主意了。”
小偉想了想說:“我也說過可以幫縣裡建兩個廠,保證一年幾十百八萬的利潤是有把握的,就是,到時候這錢能不能落到教育口來。落不過來就都白扯了。”
厲書記和縣長對視了一下,縣長想了想說:“可以保證大頭在這邊,我要說全部我自己都不信。這是實際情況。教職工工資這塊縣裡可以再補一點兒解決掉,現在就差住讀的餐費了。”
小紅睜大眼睛:“不對吧,兩個廠加起來一年怎麼也能過百萬的利潤,這塊不應該全用到餐費上嗎?教職工工資應該是縣裡想辦法吧?不是還有財政撥款嗎?”
教育系統的教職工工資在這個年代是分成兩部分的,一部是財政撥款,一部分當地財政解決。
小偉說:“只要養殖這塊辦起來,縣裡的財政收入應該有一個提高,具體提高多少現在不好說,但這是個長期工程,只要我商場不倒就永遠有需求。
特別是蔬菜這塊,咱們這邊基本都是在自留地裡種點兒菜自家吃,大地裡都是種苞米高梁這些,其實這東西出錢沒有菜快。
我建議除了水稻,縣裡安排引導農民種菜,大量的種,銷路不用你們想,我包了。土豆地瓜辣椒茄子,只要是菜,只要符合標準的我們都要,有多少要多少。”
小紅說:“對,這塊只要做起來上量了才真解決大問題,農民收入提高,縣裡財政也提高,再把旅遊方面抓一抓,咱們縣幾年就富起來了。”
縣長問小偉:“你都需要什麼?菜?米?豬?沒有上限?”
小偉說:“生活裡需要的我都需要,沒有上限,一個縣這點東西,有多少我都能吃得下,遠遠不夠,可以放心大膽的發展。雞鴨鵝豬,羊,甚至牛,所有的蔬菜,木耳蘑菇這些山貨,水果,都可以,但是咱們這邊好像水果不多,土質不合適。”
縣長問:“你往哪賣?這東西哪都有,不會飽合?”
小偉說:“我不轉手,是直接進超市銷售。我們公司現在下面有超市商場便利店,都可以經營這一塊,整個東北我都要開,包括關內,京都和天京的地已經買下來了,明年開始建設。
將來冀北魯東這都是要開發的。而且我們自己有酒店飯店,這就要消耗不少。這裡是我家嘛,我肯定是要支援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