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9章 去冰城

移工業企業,到57年,冰城工業位列全國第七。

到了64年,政策又變了,大力發展三線建設。什麼叫三線建設呢?就是把東北的工業企業挑好的大量往中西部十三省遷,整廠連人帶裝置遷,一顆螺絲釘都不留下。

三線地區指長城以南,粵東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蘇烏鞘嶺以東的地區,主要包括巴蜀(含巴渝)、貴州、雲南、陝西、甘蘇、寧下、青海等省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粵東等省的部分地區。

從64年到80年,跨越十六年,國家在13個省投入了2052.68億元巨資,400萬工人、解放軍官兵和幾千萬的民工,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然後,這次被後世譏諷為羊拉屎的瓜蔓式建設,百分之九十的專案遠離城市,這一個那一個,根有不能有效的組織起來,甚至有許多地區資訊閉塞,一下雪就與世隔絕了,只好把醫院學校商店都建進去,變成一個獨立的小國。

到84年,發現實在不行,於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遷移並轉,開始劃重點,主要發展幾個地方,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巴渝。

這近一千家企業大部分都死掉了,有一些被合併裁撤,目前還存世發展的不錯的到現在還有二十六家,有十一家在巴渝。巴渝到處都有“東北村”,說東北話吃東北飯,但不是東北人。

湖北則是硬生生砸出一個城市,十堰,貴州是安順。

而這次大遷移最大的財富就是在中西部留下了一個初步的鐵路線網。在90年以前,中國的鐵路網圖就像一根魚骨頭,東北建的密密麻麻,中西部什麼都沒有。

這裡唯一的付出者只有東北,錢拿走了,廠遷走了,人移走了,長達四十多年的時間終於被抽得血盡骨枯,從亞洲最富裕地區變成了落後地區。

闖關東成為印跡,成為那一百年時間的符號。1903-2003。歷史書上,對這段歷史的描述是從沿海發達地區遷移大量工廠裝置到中西部,造成了沿海發達地區的發展遲滯和倒退。呵呵。

咱都不說出血最多的遼東,單一個冰城,遷走並存活至今的廠就有西鋁廠,蘭州焊條,長城儀表。等。遼東有三百八十多個專案。

有好多廠本來發展效益都好好的,拆走,結果到了那邊好不容易立起來,一直到倒閉也沒能再正式生產,大量的裝置被閒置廢棄,大量的工人遷到外地就失去了工作,而且想回都回不來。

還有許多當時來講的尖高階工業,從此再無聲息。

當時流行一句話:我為祖國獻青春,獻完青春獻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