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則罪加一等!
列出以上五條要點,然後蘇景又開始寫詳細的義倉辦事流程,提出一些他個人在管理義倉方面的見解。
比如蘇景提議義倉的管理採用輪換制,在各州、府、縣設立官職,然後這些官職由南京派人擔任,但不是固定的,半個月調換一次,在義倉調換管理人員的期間,必須得有當地長官親自前往清點才能交接。
要是能夠坐到這些,基本上就可以保證義倉不會淪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了。
當然,興建義倉不是難事,管理也可以採用更加科學的方法,難就難在義倉能不能籌措到足夠的糧食。
晚明的江南,是非常繁華的。
蘇杭富甲天下,揚州更是大明的經濟重鎮,相信要這兩地的鄉紳富人捐獻錢財不是難事,最難的還是如何把這些銀子也變成糧食。
等天災發生的時候,銀子可不能填飽肚子呀!
所以,蘇景也在章程中提議,趁早在四月份就開始前往湖廣江浙之地購買糧食,這和之前袁可立想到辦法一樣。
但蘇景卻還提出了一條,那就是海路!
這是袁可立之前沒有想到的,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不敢想。
這個時候,臺灣海峽還被荷蘭人佔據著,大明的水師雖然剛剛在澎湖打敗了荷蘭人的艦隊,但明王朝無心在海上爭霸,所以也沒有見荷蘭人打得很徹底,現在的海域,還大多數都被東印度公司佔據著,所以袁可立沒有去想這條路。
但蘇景卻想到了,他甚至還想到了,將來在招安鄭芝龍之後,便立即讓鄭芝龍利用他和荷蘭人的關係,到南洋去購買糧食。
等到這個危機渡過了,再讓鄭芝龍趕跑荷蘭人,同時開始對臺灣大開發,讓內陸中許多餓肚子的百姓遷徙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