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裴寂打破了沉默,但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猶豫。 “但說無妨。”李淵的目光落在裴寂身上,顯然對他的話產生了興趣。 略微頓了頓,他嚴肅地補充道:“你們今日可以各抒己見,無論說了什麼,朕絕對不追究。” 李淵這話,不單單是說給裴寂聽,也是說給在場的所有人聽。 裴寂感激地看了李淵一眼,然後接著說道:“陛下也知道,太子、秦王和齊王之間一直明爭暗鬥,如今又發生了這麼多事情,難免會引起不必要的猜測和懷疑。” “陛下,太子被告謀反,齊王於長安城中遇襲,平南王妻兒差點被抓走,這些事聽起來匪夷所思。 像是毫無關聯,又像是一環扣一環。” 裴寂小心翼翼地措辭。 “但是,臣認為,這些事情並不一定就是某個皇子策劃的。事實上,這些事情更像是一個龐大勢力或者勢力集團在背後操控的。” 此言一出,幾位重臣都露出了驚愕的表情。 他們之前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皇子之間的爭鬥上,沒有考慮到是否有其他的勢力在背後操縱。 “陛下,臣認為,這些事情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引起皇子之間的不和,搞亂朝廷。”裴寂補充道,“只有朝廷亂了,他們才有機會渾水摸魚,達到自己的目的。” “裴公所言極是。”陳叔達忍不住開口道。 封德彝和楊恭仁點頭表示贊成。 “陛下,臣有不同提議。”蕭瑀沉聲道。 李淵隨即疑問而期待的盯著蕭瑀。 其他人的目光也齊齊落在蕭瑀身上。 “臣覺得,這一系列的事不管是否由皇子引起,都應該到此為止,不再追究。”蕭瑀不緊不慢道。 聽到此話,眾人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疑惑不解的盯著蕭瑀,期待他接下來的解釋。 “臣是擔心有人藉著幾位皇子之間的爭鬥而乘機擾亂大唐。”蕭瑀解釋道,“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屬於皇室之間的事,陛下是可以掌控的,但此事若任其發展,恐怕會被有心人利用,則會成為整個大唐的事。 到時候,其他勢力乘機起兵,大唐的百姓會因為皇室的爭鬥而受苦,這是臣不願意見到的。” 李淵聽後默然片刻,他看著蕭瑀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讚賞,這位老臣始終以國家和百姓的利益為重。 然後,他嘆了口氣:“你說得也有道理。但此事若不徹查,恐怕難以服眾。” “臣建議可以讓幾個皇子各打五十大板,將此事化小。”蕭瑀繼續道,“陛下可以下旨,責令幾位皇子各自反省,不要再互相攻訐。 目的是為了防止激化幾位皇子的矛盾,以免引起宮廷政變。” “臣附議!”封德彝立即附和道,“蕭公的建議合情合理,既維護了皇家的尊嚴,又平息了紛爭。” “蕭公言之有理!”裴寂贊成道,“若陛下徹查此事,恐怕會引起皇子之間更公開化的爭鬥,到時候恐怕會引起宮廷之變。 蕭公的提議能夠和平解決問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李淵聽到三位重臣的一致贊同,不由得認真考慮這個處置方法。 李淵的目光移到陳叔達和楊恭仁身上:“二位是否有異議?” 陳叔達想了想,說道:“陛下,用這種方法處置此事雖不是上策,但為今之計也只能這樣了。” 陳叔達的內心雖不贊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原本是希望找出幕後黑手,但是仔細想想,若李淵真的下令徹查此事,恐怕到時候幾個皇子都會被牽連,嚴重的後果有可能導致幾個皇子直接兵刃相見。 “陛下,臣沒有異議。”楊恭仁跟著說道。 聽到幾位重臣一致贊同將此事化小,以免引起更大的麻煩,李淵暗暗下了決定。 他也不希望繼續追查下去,給幾個皇子帶來壓力,以免逼得他們真的起兵造反。 如今要做的是,平衡各方勢力,讓幾個皇子互相制衡,以防止進一步激化矛盾。 於是,李淵緩緩開口:“既然眾位愛卿都同意這個提議,那就按此執行吧。由禮部起草詔書,責令幾位皇子各自反省,同時昭告天下,表明朕的態度。” “遵旨。”眾人齊聲應道。 隨後,眾人陸續離開了太極宮。 李淵坐在龍椅上,心中感慨萬千。 他知道自己的這些兒子都是有能力之人,但為了爭奪皇位,已經到了相互攻訐的地步。 他必須要儘快解決這個問題,以免整個國家陷入動盪之中。 同時,他也感謝蕭瑀等人的提醒和建議,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 李玄回到家中,心情沉重,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自從他進入太極宮,面對李淵對李元吉態度的模稜兩可和拒絕自己調查李元吉,他便感覺到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 李淵的態度雖然溫和,但話語中的堅定和警覺讓李玄明白,父皇並不完全相信自己。 李淵是一個睿智而精明的君主,他對朝廷的局勢有著極為敏銳的洞察力。 他知道,幾位皇子之間的爭鬥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更大的紛爭。 李淵不讓自己參與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