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章 一夜成名

ff記錄……勢如破竹的姿態完全無法阻擋?

上帝,沒有新聞可以更加勁爆了。

華裔?真的是華裔?他們沒有看錯新聞?“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espn、福克斯電視臺以及nfl官網等多重渠道都給予了確定之後,大家也還是不由再次詢問:真的沒有弄錯嗎?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這一位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華裔四分衛,到底是誰?

似乎一夜之間,“陸恪”這個名字就在北美大陸之上轟轟烈烈地傳播了開來,根據谷歌官方統計,二十四小時之內,“露ke”這個關鍵詞的搜尋率就突破了三千萬,遙遙領先其他關鍵詞,成為了最熱門的字眼。

“露ke”,換而言之是英文的“盧克”,而不是華裔球員“陸恪”。

在如此搜尋關鍵詞的誤導之下,幾乎沒有人可以翻找得到陸恪的個人資訊,就連臉書頁面都找不到,以至於在臉書(facebook)和雅虎論壇等球迷聚集地之上,無數球迷都紛紛抱怨,“這傢伙到底是誰?全世界都是盧克,到底是盧克-伊萬斯(露ke-evans)?還是盧克-天行者(露ke-skywalker)?”

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盧克-天行者,這是影史經典“星球大戰”三部曲裡男主角的名字,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具有別樣的特別意義。現在,因為陸恪的關係,結果大家都找到了盧克-天行者,許多人還以為,“難道全新的星戰電影又要上映了嗎?這是宣傳活動?”

這不是玩笑,而是事實。僅僅在雅虎社群之上,詢問“盧克-天行者和橄欖球有什麼關係”的類似帖子就超過了兩千個,鬧了一個大烏龍。

熙熙攘攘、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網路探討,這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對於各大媒體、無數記者來說,他們的訊息來源就要可靠多了。

於是,當初“舊金山紀事報”能夠找到的訊息,其他記者們也都紛紛翻找了出來,將陸恪的整個職業生涯翻來覆去地搜尋了幾遍,猶如耕田翻土一般;不僅如此,他們還更進一步,就連陸恪在移民之前的小學時期,加入學校籃球隊的相關訊息都打聽了出來。

但,結果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留下了更多問號。

從整個職業生涯的發展軌跡來看,陸恪的實力呈現出一個不斷上揚的曲線,尤其是在大四賽季,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的提升都格外明顯,這難道是因為亞洲血統的發育和成長時間段不一樣的緣故嗎?根據科學調查顯示,歐美的青少年發育和成熟都更早一些,當然,衰老速度也就更快一些,是這個原因嗎?

從過去一年的發展軌跡來看,新秀訓練營時期,陸恪的實力還是略微顯得不太穩定,在一節比賽或者兩分鐘比賽時間裡,他如同大力水手一般,吃了“菠菜”之後,展現出一擊致命的能力,但整體平均水準卻難以令人滿意,這也是他落選的原因之一。

但經過大半年的磨鍊和沉澱,陸恪再次完成了成長。常規賽第一場比賽之中,第一節後半段和第二節的比賽之後,陸恪的表現十分不穩定,不僅僅是新秀的不穩定,而且還有面對強力對抗全面落下風的不穩定。可是,他還是順利完成了全場比賽,並且取得了勝利!

所以,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陸恪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四分衛了嗎?就好像當初的湯姆-布雷迪一般,在大學時期和新秀訓練營時期都被球探紛紛吐槽,可是進入聯盟之後,卻逐漸成長了起來,這是不是意味著,陸恪將成為一名優秀的首發四分衛?

還是說,陸恪的身體素質和技術短板依舊是致命的?首場比賽的表現僅僅只是流星般的一閃而過,滑過天際之後,迅速就會消失了,就好像萊恩-利夫(ryan-leaf)一樣,大學時期光彩奪目,進入聯盟之後,星光黯淡,迅速隕落?

查爾斯選擇了後者,而橄欖球專家們經過慎之又慎地深思熟慮之後,大部分人也都選擇了後者。

“沒有人可以否認十四號在首場比賽的驚豔,沒有人可以。”

“紐約時報”體育專欄的專家評論員史蒂文-高力克乾脆利落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承認了陸恪首場表現的出色。

“但問題是,如此瘦弱的身材,他可以在疾風驟雨般的聯盟對抗之中,堅持多少檔進攻?如此糟糕的步伐,他可以在安全無憂的口袋裡,完成多少次傳球?更重要的是,揭開了神秘面紗之後,經過聯盟其他球員成百上千次的研究之後,他還有多少武器可以拿出來?

對此,我表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