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3章 鄭焰紅的策略

第1773回

鄭焰紅想起這個法子,卻也並不是一拍腦袋的急智,而是從農業改革工作擺桌面開始,一直在苦思冥想的事情。

前些天,從南平觀摩回來,進入河陽境內,看著一大片一大片阡陌相連的農田,都瘋長著野草,遠看倒也鬱鬱蔥蔥,走近一看,簡直讓人心疼。

那時候,鄭焰紅想起了河陽常務副市長肖為民跟她講的一番話:“我們趙書記搞這個蔬菜銷售商會,其實還能夠規模更大一點,但是很可惜呀,我們南平的農村村落密集,農田都被一個個村子分割開來,單塊地畝受到限制,沒有很大很平整的面積。

否則的話,可以實行機械化耕種,那樣能用最少的勞動力,耕種最多的農田,好國外的機械化種植,一個農場主幾個工人,能夠耕種千畝良田一樣呢。”

這一番話,在南平的時候還是很抽象的介紹,但鄭焰紅看著自己轄區內一眼望不到邊的大塊農田,不由得眼睛亮了亮!

是啊,目前的農業工作現狀,是這麼一個殘酷的現實---農民耕種冬小麥一個季節,從糧種到化肥再到耕作人工,收支算下來,根本是不賺錢,或者一畝地一百多塊錢的收益。

想想看,按河陽的土地人均標準,每口人平均分配農田4.2畝,一家三口是12.6畝,冬小麥十月下種,六一收穫,忙忙碌碌從種到收整整七八個月,賺的錢不足一千塊!

如果夫妻倆出門打工,一個月加起來最少能淨賺五千塊,八個月是四萬,四萬塊錢回來買糧食,用四千塊夠買到一家子一年吃喝了,如果沒有收益差不多的誘惑,憑什麼讓人家放棄打工回家種地?

但是,這裡的農民暫時不願意回來,有的是想利用土地做農耕專案卻沒有土地的人啊!

鄭焰紅想起本省去新疆種棉花、去西藏種西瓜的農民,他們既然能去那麼遠的地方種地,足以說明,在那些地方,是需要這樣的技術性農民的。

既然這樣,何不在河陽也搞一些特色農業專案,招來想租賃土地的外地人承租這些土地呢?

鄭焰紅也是一個要強的個性,丈夫在農業改革拔了頭籌,但南平的經驗並不太適合河陽照搬,她憋著一口氣,想自己因地制宜也想出妥善的改革法子來,不能落在丈夫後面。

“招租”這個想法出現後,鄭焰紅曾經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去調查研究到底什麼樣的專案,適合河陽的土地和溫度溼度。

蔬菜大棚是一項,但這一項河陽目前的狀況來講,專案開展規模還推不開。

大範圍種植棉花的話,本地的溫度不太適宜,農民小規模種的棉花質量很差,棉籽多,棉絮細碎粗大,紡出來棉花也不白不軟,機械化種植也是不現實的。

經過多方對,還有無論去什麼地方出差,鄭焰紅總是注意當地農業專案,終於,讓她尋找到了適合河陽的方法。

共分四項。

第一項,現如今城市人跟農村人對種地這項事務,呈現顛倒化的熱度,城市人都想四處踅摸一塊地,種點蔬菜過過癮,也能聊以自慰自己種的沒化肥沒農藥較健康,超市裡的毒韭菜甲醛白菜放心一些,但凡小區旁邊又空地的,總有人見縫插針的刨出來種點菜。

鄭焰紅的想法,是把挨近市區、縣城的近郊農田,開闢小塊菜地,租給城市人做小農場,這些農田的主人即便是青壯年外出打工,留守老人也可以進行管理,城裡人自己來種植,沒空來的時候,管理員幫忙澆水,一年收取幾百塊管理費,是皆大歡喜的合作關係。

第二項,鄭焰紅髮現,早期河陽曾經有過一家酒廠,釀造出一種名叫《臥龍春》的高粱酒,因為是純糧釀造,味道很純正,但因為規模小,營銷做的也不好,只是在本地銷售,後來倒閉了。

河陽四季分明,又有充沛的灌溉水資源,如果大規模種植釀白酒的高粱以及釀造啤酒的大麥,把酒廠扶持起來,進行機械化種植釀酒的糧種,政府扶持開啟銷路,必然又是一項好生意。

第三項,是參照南平的成熟經驗,政府投入一定資金,扶持願意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民,進行大規模種植。

如河陽的河兆縣,是最有名的西瓜產地,這裡產出的西瓜沙瓤甜脆,皮薄籽少,非常的好吃,但是因為西瓜成熟期短,一旦成熟鋪天蓋地,附近受眾吃不了那麼些,遠途運輸的話,加運費和損耗,又豆腐盤成肉價錢了,不具備競爭能力。

鄭焰紅想,借鑑南平方法,成立河陽蔬菜瓜果商會,農戶只管種植,銷售可以有商會從地頭田間收購統一運走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