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三天內,王軒視察了玉州的幾個地方。 王軒在玉州待的時間比連江久一點,畢竟玉州的經濟較為發達,是北江唯二的一座二線城市。 在玉州視察結束後,王軒在玉州市委大院的會議室主持了一次會議,便離開了玉州,前往下一個地方。 接下來,王軒視察的地方是景州市,南圖市等北江的地級市。 經過一個多月的視察工作,王軒把北江的所有地級市都給轉完了。 對於地級市的班子,心裡也已經是有了數,黃漢澤手上的本子,已經記錄了不少的人名。 視察完地級市後,王軒回到了省委,但是他並沒有閒著,而是活躍在新聞中,也就是大庭廣眾之下。 以前的王軒顯得比較低調,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在新聞上也很少出鏡,主打的就是一個低調。 但現在的王軒不一樣了,經常出鏡,比如說今天去公安廳視察工作,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一把手的郭龍全程陪同著,在視察之後的會議上,王書記表示……王書記指出……王書記希望等等。 明天又去了省發改委,省交通廳等省直屬部門,還有出席了許多會議。 關於王軒書記的鏡頭,那都是由省電視臺的專業人員剪輯的,然後怎麼怎麼…… 省宣傳部的周孫煜部長,更是全程盯著,並且下達了死命令,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所以,最近北江的新聞上都是王軒,北江的論壇,網站上,那都是討論著王軒的。 基本上的評論,都是誇讚,或者參與討論的,對王軒書記不友好的資訊,倒也有,不過很少,可能刷個幾千條資訊,都刷不到一條不友好的資訊。 “臥槽,王書記最近竟然這麼的活躍?該不會又要升了吧?王書記現在可是省委三把手了,如果繼續升的話?那豈不是要成正部了?是省長?還是省委一把手啊?” “王書記今年才三十二吧?若是升的話,豈不是說三十二的正部,亦或者說三十三的正部?太牛掰了啊!” “三十多歲的正部?這可破了咱們北江的記錄了啊,我記得如今的黃瑞書記,以前成為正部的時候,都已經四十五歲了。” “這就是差距,我要是三十多成為正部,哦不,就是正科,我家族譜都得撕了,從我開始寫!” “……” 網路上都是討論著王軒即將要高升的事,畢竟王軒書記如今之活躍,甚至把其他人的風頭都蓋過了。 哪怕是如今的黃瑞書記和鄧峰省長,都沒有王軒這麼活躍,而且出來的也比較少。 尤其是王軒視察的時候,還有省委大佬全程陪同著,除了一把手和二把手,還有軍區首長的蘇明遠外,其他的省委大佬都陪同過王軒視察。 此外,王軒又去了幾趟軍區,外省的也有,還有大的軍區,不過是在秘密下進行的,外人並不知曉,甚至許多地位不高的幹部,都不知道。 以前是去收服人心,現在卻是去視察,更好的瞭解到情況。 而且王軒去軍區的時候,軍區的領導們,那可更加的熱情,高層幹部全程陪同著,態度誠懇,小心翼翼地伺候著,就差說成是鞍前馬後了。 軍隊的人事任命,不同於政界,也不需要考慮太多…… 政界有紀委,有百姓盯著,但軍區是自己盯自己,自己查自己,所以……許多事情都是內部解決。 …… 除了網路上的討論外,現在傳出了許多小道訊息,那些自稱是“地下組織部部長”的人,紛紛放出資訊,都說王軒書記百分百要高升了,並且還是在北江這裡高升。 這些訊息一出,瞬間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這股風越吹越大,甚至是吹進了省委大院中。 許多中下層的幹部,都在議論紛紛,都在猜測,王軒書記如果要高升的話,很有可能直接在省委轉正,成為書記。 有些人自然是不信的,畢竟王書記還這麼年輕,然後有些自認為訊息靈通的人表示,王書記就是轉正為書記,還拿出了不少所謂的證據。 在這場“以訛傳訛,以訛證訛”的風勢下,最終是形成了三個版本。 第一個,那便就是王軒就地轉正,直接從副書記成為書記,執掌省委,成為最年輕的省委一把手。 第二個,可能就是那位鄧省長要讓位了,然後王書記上位。 第三個,就是王書記調回京都部委,當一個一把手。 這其中第一個版本,那是越傳越神啊,甚至讓許多高層幹部,都聽到這些訊息。 無風都能起浪,更何況這風聲鶴唳,省裡的主要領導,都沒有出來澄清,連壓下去的情況都沒有出現。 也就只有一些領導,督促下面的人不要亂傳而已。 這樣一來,訊息傳的可就是更加起勁了,你要是出來澄清,或許還能讓一些人不相信這所謂的謠言,但你只是督促下面的人不要亂傳。 說句實話,督促有什麼用?無關痛癢罷了! 所以,下面是越傳越大了,傳的有鼻子有眼的,並且更多的“地下組織部部長”出來爆料,他們的訊息乍一聽,還真像那麼一回事的。 訊息之所以傳的這麼大的,僅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