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來自於京都的旅遊公司,在雲州投資了三個億,建了一座文化古城,並且獲得了雲州市府的政策扶持。 雲州的旅遊行業也是比較熱門的,每年都為雲州提供不少的經濟。 這家旅遊公司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等到王軒上任書記的時候來了,而且,那家旅遊公司的目標有很多,沒有必要在雲州投資,但最終還是決定在雲州,是因為什麼,大家都懂。 所以,等到敲定了這一筆投資之後,市長陳風便到了書記王軒的辦公室,彙報一下工作。 市長主抓經濟,但是很多事情,都要向書記彙報才行,黨管一切,再加上這筆投資,也是因為王書記的原因。 在這個時代,一億都是一筆大投資,更何況是三億呢? 當陳風到的時候,王軒也是一臉微笑地將其迎到了沙發上。 至於倒茶這點小事,則是由陳風的秘書來乾的。 王軒笑著道:“陳風同志最近辛苦了,組織都會看在眼裡的!” 最近為了那筆三億的投資,陳風也是辛苦了許久,哪怕人家是因為王軒而來,但若是市府的領導不重視,或者安排不到位,人家也會有意見的,也有可能選擇其他地方。 畢竟王軒不是市長,陳風才是主抓經濟,三億的投資很多,但王軒並沒有親自出面,所以功勞的大頭只能算是陳風,王軒則是佔據主管全面的功勞! 也可以這麼說,幹好了王軒也有功勞,幹不好那就是市長陳風的過失,與一把手無關。 陳風微笑道:“這些都是我該做的……”他自然是明白,這個‘組織’便是王軒,畢竟一把手就是市委,整個市委的班子,都要將一把手視為‘組織’! 哪怕是他這個市長,在市委裡面,是第一副書記,副班長,但也受到組織領導! 其實許多地方,一提起市委,那必定說的是市委一把手,而不是市長! 這也是一種權力的象徵,一把手有著絕對的權力,也必須要有權威,哪怕是最為無能的書記,那也會維護自己的權威。 若是有人挑戰書記的權威,挑戰一把手的底線,那將會迎接一把手護犢子般的反彈。 陳風此次前來王軒的辦公室,第一是想著留一個好印象,畢竟書記剛上任,就帶來了三億的投資,這還只是開始罷了。 相信接下來的投資,會越來越多的,這些可都是看得見的功績,對於他而言,有著巨大的好處! 第二就是來試水一下,瞭解一下王書記的執政方針,還有未來的政策方向如何。 他和王軒都是副部,但不管怎麼說,王軒還是他的直屬領導,能夠打好關係那是再好不過的。 畢竟二把手有許多工作,也是需要一把手配合的,要不然就辦不成,更何況王軒高配省委。 只要王軒不贊成的事情,哪怕是其他十二位常委形成一個共同點,只要書記不同意,就過不了常委會。 一把手手中還有一個大殺器,名曰‘一票否決權’! 當然,還有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將來王書記可不會在雲州待太久,最多待個三四年就會調走,這是大家的共識。 縱觀王書記在地方任職,都是兩三年就會調走,哪怕雲州比較重要,也需要務實一點,但最多也就是一屆。 到時候王書記一走,他不就可以接班了嗎? 等個幾年而已,他完全等得起! 或許還可以換個想法,他在市長這個位置繼續沉澱三四年,然後再成為省委大佬,雲州市委一把手。 這幾年裡面,雲州肯定會好好‘發育’的,王書記領導的地方,絕對不會差的,就算是差的,那也會慢慢變好。 等他從王書記手中接過一把手的位置時,那時候的雲州,可就是繁榮昌盛的繁華城市雲州了! 所以,他何必跟王書記鬥爭呢? 有這個力氣,還不如好好的站隊王書記,與王書記打好交道,未來的道路,那絕對是一片光明啊! 想到這裡,陳風的眼神變得有些熾熱:“王書記,日後雲州的事務,還得多勞您費心啊!” 他內心已經是打定主意了,大局由王書記來抓,他專心負責經濟就行,也為了日後接替書記之位打基礎。 所以,他是提前透露出自己的意思,也讓王書記能明白他的意思。 王軒淡然一笑,他自然也是明白陳風市長的意思,以後陳風絕對不會跟自己唱反調的,會站在同一個陣營上。 當一把手和二把手同時站在一個陣營,所產生的影響可是非常大的,也能夠輕易的影響整個班子。 剩下的副書記,常務副市長,組織部一把手之類的市委,哪怕是聯合,也無法跟兩位班長抗衡。 王軒笑著道:“陳風同志這話,似乎是想要撂擔子啊?這可不行,你身為市長,可要做好父母官的工作,不能辜負雲州幾百萬百姓的厚望,更要帶領好雲州市府的班子……” 這番話看似在敲打陳風,讓他記得他的本職工作。 但實際上,卻是王軒接受到了陳風的善意,並且予以肯定的回應。 工作是要做的,市委這邊我來抓,但市府那邊,還要你這位市長來抓,你才是主管市府的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