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六劉七齊聚眾將,商議了半天也沒商議個章程出來,但是至少商議出來了一點,那就是現在兵力不足,要想和張知節的大軍抗衡,不但要收攏殘兵,還要招兵買馬!
十里坡地形開闊,有利於大規模決戰,同時也有利於潰兵逃亡,所以他們的人馬潰敗之後四散開了,多數應該能夠逃走才是。所以劉六劉七他們以為逃走的人馬肯定沒多久就會回到霸州,他的大軍肯定會重新凝聚起來。
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十里坡之戰之後陸續回到霸州的人馬竟然不過幾千人!這讓劉六劉七等人十分吃驚,這樣他的手裡的人馬也不過堪堪三萬而已!
劉六劉七知道那些人馬潰散之後就偷偷的迴轉鄉里了,因為他這次打了敗仗,這些人對他失去了信心!當然更重要的方面是,因為張知節這廝不但誅殺了劉瑾,還建言皇帝減免賦稅!
這下老百姓有了活路了,又開始念朝廷的好了,自然不願再跟著他造反了!
不利的訊息一個接一個,田有地的一萬人馬被張知節用計伏殺,全軍覆沒!雖然放棄永清迴轉霸州的時候就知道這一萬人馬保不住了,但是真的知道了還是讓劉六劉七十分心疼,最重要的是,這一萬人馬竟然是被用計伏殺的,根本就連沒有消耗張知節多少兵馬!
若是這一萬軍死守永清城的話,張知節強攻之下肯定會付出很大的傷亡,這樣的話再和張知節決戰就輕鬆多了!只是可惜,張知節這廝竟然詭計多端,果然不容小覷。
但是接下來的發生的事才更讓劉六劉七雪上加霜,他們派人招兵買馬,竟然應徵者寥寥無幾!
這才讓劉六劉七真的有了幾絲惶恐,以前的時候不用徵兵都有無數人想著投奔他們,為了顧及糧草供應他們都是精選一番,但是現在呢,情形完全反過來了。
劉六劉七不得不召集心腹議再次商議起來,大家面對這個問題一時無言,過了良久,一個光頭大漢高聲道:“當時是大帥挺身而出,這才解了霸州百姓的災難!如今大帥不過是暫遇挫折,這些百姓們為了一點朝廷的小恩小惠就置大帥於不顧,大帥也不必講什麼江湖道義了!強行徵兵就是了!總能徵個十萬八萬的,到時候還怕那幾萬朝廷大軍嗎?”
這光頭大漢說出了劉六劉七的心裡話,只是劉六劉七向來以義薄雲天聞名於世,還真不好開這個口。
待光頭大漢的這番話說完之後,劉六劉七就開始打量起眾位將領們,只有一小半的人頗為意動,有一半的人有些掙扎,剩下一小半有些皺眉不滿。
劉六劉七有些頭疼該怎麼著手勸說的時候,坐在下手的齊彥名嘭的一下站了起來,怒道:“放屁!咱們都是霸州人,生在霸州,長在霸州!怎麼能這麼禍害自己的家鄉父老,那與咱們憎恨的閹黨走狗又有何區別?你們就不怕祖墳被人刨了,祖宗被家鄉父老咒罵嗎?”
“若是有家鄉父老和咱們一起對抗官軍,咱們自然歡迎,若是沒有,咱們也不必強人所難!咱們都是血性十足的江湖好漢!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有什麼好怕的,就算是戰死了也不枉轟轟烈烈活一場!”
下面無論是皺眉不滿的人,還是面色掙扎的人,聽了齊彥名的話頓時釋然了,紛紛鼓譟叫好起來,這才是真漢子!
眼見齊彥名的一席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擁護,劉六劉七的眼睛裡閃過一絲不滿之色,但是很快就消失了,劉六笑道:“彥名兄弟說的是,咱們生於斯長於斯,自然不能做對不起家鄉父老的事情!唉,只是,咱們也不能坐以待斃,總得想個法子才是!”
站在下面的趙燧一直沒有說話,但是卻一直在留意大家的神色,剛才劉六劉七的變化沒有逃過趙燧的眼睛!趙燧知道,劉六劉七是同意強行徵兵的,但是迫於齊彥名獲得了眾人的支援,這才不得不改變了主意!
劉六劉七已經變了,已經被權利腐蝕了心靈,被野望矇蔽了雙眼,他們兩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義薄雲天的大哥了!
趙燧雖然只是一個秀才,但是卻心慕豪俠,交友廣泛,要不然也不會欣然加入義軍,他心裡自然贊同齊彥名的話!以仁義之命起兵,若是不行仁義之事,即便打敗了這次朝廷的大軍,那又能如何?
失去了百姓的支援,他們早晚只有敗亡一途!滿大廳曾經義氣深重的漢子們,怕是隻有齊彥名還能保持本心!
趙燧感嘆之餘,也只能思索道:“大帥,強行徵兵確實不妥,就算打敗了官軍也會失去民心,得不償失!為今之計,只能收縮防禦了,將文安、保定的兵馬錢糧聚於霸州固守,然後向山東的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