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澱大戰最終以朝廷大軍大勝收尾,劉六劉七費盡心力聚集起來的六七萬大軍只餘兩萬餘兵馬潰逃到了文安縣!
文安只是一個縣城,城池不如霸州易守難攻,糧草也比不上霸州充足,所以劉六劉七的大軍逃到了文安,只能意味著他們大勢已去!
朝廷誅殺劉瑾閹黨,政治清明,又減免賦稅獲得了百姓的支援,如今朝廷的大軍又幾番大勝,將劉六劉七打的只剩下兩萬多兵馬於文安縣苟延殘喘!
只要是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明白了,劉六劉七已經大勢已去,滅亡只是遲早的事,這個時候沒有人還會犯傻去支援劉六劉七!
張知節的大軍取得了大勝之後就收兵挺進了文安,距離文安十五里安營紮寨,與文安遙遙相望!雖然經過了白天一天的鏖戰,但是張知節的大軍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都十分振奮!
士卒振奮的是今天又發了一筆大財,這些賊軍的財貨都隨身攜帶,死了就留在了戰場上,打掃戰場可不是會發財嘛!
當時相比士卒們發了財而高興,將領無疑更加高興,現在仗打到了這個程度,只要不是腦子犯抽抽出了昏招,徹底殲滅劉六劉七大軍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這意味著論功行賞,他們都少不了封妻廕子,前途十分光明啊!所以此時張知節中軍大帳裡熱鬧的很,氣氛十分火熱!
各個將領摩拳擦掌紛紛爭先請戰,在他們想來,現在劉六劉七的大軍不過兩萬餘,又士氣低落,他們的大軍足足兩倍於賊軍,又士氣高漲,攻城也不過輕而易舉!
眾將紛紛請戰了一會兒,卻發現提督大人熱情似乎並不高,反而有些愁容,不由都停了下來,面面相覷,什麼情況?戰事到了現在不是已經十分明瞭了嗎?
難道還能有什麼是他們沒能注意到的不成?歷經這幾次大戰,雖然王守仁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但是張知節這位軍中主帥也立下了絕對的威嚴!
眾人只能求助於王倔驢,王守仁有幾分明白張知節的心思,笑道:“提督大人可是心憂劉六劉七棄城,成為四處流竄的流賊?”
張知節點頭道:“不錯,要攻下文安容易!若是要徹底殲滅劉六劉七大軍不易!現在他們的大軍多為馬軍,若是棄城而走,四處遊蕩將流毒無窮啊!”
“馬軍行動迅速,追之不易,而且一旦離開了霸州,他們將再無顧忌,燒殺搶奪,**擄掠,最終即便費勁心力剿滅,也不知道會禍害多少人,多少地方!”
王守仁聞言也皺起了眉頭,他知道張知節的擔心不無道理,若是賊軍盡是步軍,行動遲緩,剿滅不難,偏偏這霸州是養馬之地,打到現在劉六劉七幾乎只剩下馬軍了!
以前劉六劉七因為懷有很大的野心,再加上霸州畢竟是他的家鄉,所以行事有所顧忌。如今他的野望已經徹底破滅,再加上逃離了家鄉,為了維養大軍,提高士氣,定會大肆**搶掠,四處流竄,難以剿滅!
若是集結大軍,必會鬧出很大的動靜,劉六劉七盡是馬軍,能輕易遠去避開大軍!若是分兵圍堵,兵力分散只能被劉六劉七的兩萬騎兵各個擊破!
眾位將領聽了也都沉默了下來,提督大人所慮確實是個難題!劉六劉七盡是馬軍,肯定不會傻到和文安城共存亡!
王守仁目光閃動,皺眉道:“提督大人是想,招安嗎?”
聽了王守仁的話,眾位將領神色各異,都十分緊張的等待提督大人的答案。
張知節知道這些將領們心裡想什麼,招安和徹底剿滅肯定不會是一回事!招安總會給人一種虎頭蛇尾之感,要論功行賞起來比起剿滅亂賊要差了很多!
張知節沉默了一會兒,吐了一口氣道:“不錯,本督是想著招安!”
聽到提督大人的答案,下面的將領們雖然心裡有點失望,但是也沒有什麼不滿的神色,畢竟不說張知節在大軍中的威望,就是說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他們這些人加在一起也差的遠!
王守仁聽了皺著眉頭道:“招安?難!他們這些人本就是些草莽中人,怕是不會輕易就範!況且他們都是草莽習性,即便招安了也不好安排!提督大人是要向皇上請旨嗎?”
“說起來,本督與劉六、劉七、齊彥名、楊虎還有一絲香火之情!所以才對招安多了分把握,至於安排,給他們些封賞,讓他們守邊去就是!”張知節笑道。
張知節接著沉吟道:“招安之事,只能事急從權,來不及向皇上請旨了!不過,今天打了個大勝仗,眾位都是有功之人,本督會連夜將捷報傳往京城,至於招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