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送走了張知節和馬永成之後,對張知節的決斷還是非常佩服的!張永雖然也覺得劉瑾不是那麼容易扳倒的,但是卻沒有張知節分析的那麼透徹!
經過張知節的分析,張永猶如醍醐灌頂,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韜光養晦,坐看劉瑾癲狂下去,待劉瑾的罪狀足以警醒皇上的時候,再一起發力將其剷除。
到時候,劉瑾一倒,宮裡就數著自己資格最受皇上寵信了吧,人往高處走啊,御馬監雖然僅此於司禮監,但是誰不奢望最顯赫的那一個位置!
張永來到臥房就見到秋娘正在穿衣鏡前扭來扭去,張永醉醺醺道:“這就是小侯爺鼓搗的什麼玻璃鏡子?”
秋娘稱讚道:“是啊老爺,真是太神奇了,果然如同傳說中的一樣,纖毫畢現啊!清晰的不得了!”
張永踉踉蹌蹌來到鏡子前,定眼一看,張大了嘴巴,驚奇道:“果然是清晰無比,怪不得這麼討婦人喜歡,果然是財源滾滾啊!”
秋娘奉承道:“老爺,您是不知道,外面賣的玻璃鏡子是一尺見方的,還搶都搶不到,外面都炒到一千兩銀子一面了!像這種穿衣鏡啊,那是沒處買的!只有宮裡還有國公府侯府有幾面!老爺的面子大著呢!”
張永聽了哈哈大笑,覺得小侯爺真是給自己漲面子,秋娘趁機撒嬌道:“老爺,這穿衣鏡雖然是個寶貝,但是人家還想要一尺鏡!那個放在梳妝檯上整理妝容方便!”
張永哈哈笑道:“這還不簡單,去買他十面八面的就是了!”
這些日子以來,玻璃鏡子在京裡已經越傳越邪乎了。上次放出了一千面玻璃鏡子,讓更多的人親眼見到了玻璃鏡子,所以玻璃鏡子進一步名聲大噪!
上次很多人準備搶購玻璃鏡子,結果沈氏鋪子的玻璃鏡子被東廠砸了個粉碎!更有流言傳出,沈氏鋪子的女東家被東廠抓走了!
流言一起,京中的玻璃鏡子水漲船高,很多人都以為以後不會再有玻璃鏡子!有人出價上千兩銀子求購一面玻璃鏡子,竟無人肯賣!
因為能花一百兩銀子買玻璃鏡子的人家也不差那一千兩銀子,況且京裡現在無不以有一面玻璃鏡子為榮,哪裡有人肯賣啊!
每天來到沈氏鋪子打聽訊息的人絡繹不絕,連帶著鋪子的生意出其的好,鋪子裡的香皂已經小有名氣,雖然不如玻璃鏡子這麼妖孽,但是也得到了很多人家的喜歡!
雖然掌櫃的不停的解釋,到了日子一定會有玻璃鏡子賣的,但是人們還是半信半疑,畢竟上次東廠氣勢洶洶而來,難保這次不來惹事!
直到臨近售賣玻璃鏡子的日子了,沈氏鋪子一大早鄭重的換了招牌!
每天被家裡的主母派來打探訊息的管事們來到後,剛想進鋪子,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啊!
抬頭一看,吆呵,招牌換了,“沈氏如意坊”!我的乖乖,不會換人了吧,管事的趕緊向鋪子裡瞅了瞅,掌櫃的夥計們都沒換,管事的鬆了一口氣!
那幹嘛換招牌呢?有什麼玄機嗎?管事的細細打量著,這招牌上的字,不咋滴啊,這咋想的啊,用這種水平的字刻招牌!
管事的搖搖頭,咦,左下角好像有印章,看看是誰寫的,竟敢刻出來丟人現眼!
管事的認了認,喃喃道:“正德?後面呢?沒了?”這是什麼鬼?就只有正德兩個字?
管事回過神來,臉色大變,這,這,這,這不想活了啊?!這兩個字能亂用嗎?這是大逆不道啊!
管事的指著招牌的左下角,語無倫次的的對周圍的人都:“快看,快看招牌的左下角!這,這。。。。。。”
周圍的人看了之後,也是一片譁然,議論紛紛,這個鋪子真是膽大包天啊,怪不得惹來了東廠!
其中一個人期期艾艾道:“說不定,說不定,這是今上御筆親題呢?”
那人說完之後,大家都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那名管事的哂笑道:“你傻啊,皇上九五之尊,會給一個鋪子的招牌御筆題字?”
那人摸了摸頭,訕笑了兩聲,也是,自己剛才的話確實挺傻的!堂堂九五之尊啊,豈會給一個小小的商鋪題字?
眾人正七嘴八舌的說著,鋪子裡的掌櫃的出來了,笑道:“眾位爺都圍在這裡,有什麼事嗎?”
那管事的好心勸道:“你這鋪子也忒不懂事了!快把招牌摘下來吧!免得惹禍上身!”
掌櫃的感到莫名其妙,這鋪子的招牌可是小侯爺向皇上求來的,那是御筆親題啊,惹禍?誰敢來惹禍啊!這招牌就是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