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節抱著小傢伙兒就要往外走,徐佳穎連忙叫住道:“外面風大,給他披上件斗篷!”奶媽趕緊取了件小斗篷來給天賜穿上,張知節這才抱著他出了門。
大早晨路上的丫鬟婆子已經不少了,見到張知節抱著孩子一路行來一個個的都傻了眼,有的甚至連行禮問安都忘了。
張知節心情大好也不介意,笑著點點頭就過去了。一路到了上房,上房的丫鬟們正在忙碌著,突然有一丫鬟回首一望,頓時傻眼了。
那丫鬟揉了揉眼睛,然後便是一聲尖叫,大早晨的這一身尖叫可是把旁邊的丫鬟嚇了一跳。轉過頭來就要埋怨,卻發現她傻傻盯著那邊,也轉過頭看去,然後就爆發了又一聲高昂的尖叫。
原本大早晨的十分安靜,這接連的兩聲尖叫讓上房的丫鬟婆子都精神了。夫人正在梳妝,突然聽到外面傳來的尖叫聲,也嚇了一跳,這大清早的怎麼了?
就連還倚在床頭養神的侯爺也忍不住皺了皺眉頭,這未免也太沒有規矩了!
夫人正要問問外面怎麼了,外面突然一下子就爆發了,嘰嘰喳喳的聲音一下子響了起來。
“彩霞,看看外面是怎麼了!”夫人有些不悅道。其實還沒等夫人吩咐,彩霞就已經向外走了。
她剛剛走到門口就看到張知節抱著天賜迎面進來了,彩霞也是一下子懵了,結結巴巴道:“二,二爺!”
夫人在內室也聽到了彩霞的聲音,心裡更是納悶,知節還在南方,從哪兒又蹦出來了個二爺來?
正納悶著一個黑影已經進了內室,夫人一下子驚得張大了嘴巴,連手上拿著的金釵掉在了地上都不自知。
眼前可不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嗎?夫人一下子站了起來,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是眼前這張笑意迥然的笑臉卻是她再熟悉不過的。
張知節也有些激動,嘿嘿笑道:“爹,娘,我回來了。”一直倚在床上閉目養神的侯爺聽了一下子睜開了眼睛。
夫人的眼睛一下子就溼潤了,兒行千里母擔憂,這些日子雖然有孫兒陪著,但是心裡還是無時無刻不在牽掛遠在南方的兒子。
好在徐佳穎時常安慰她,給知節安排了兩個俠女陪著南下,不僅伺候張知節的起居,還能保護張知節。夫人對這個安排十分滿意。
沒想到兒子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了眼前,夫人激動道:“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都不往家裡來個信兒?”
張知節笑道:“昨天晚上回來的,回來的時候城門都已經關了。叫開城門,又去了豹房,回府的時候都已經半夜了就沒有聲張。”
夫人聽了不滿道:“半夜回來怎麼了?那也是喜事,有什麼不聲張的?佳穎也是,也不知道讓人來說一聲。”
張知節無奈道:“她也不知道,我去書房湊合了一晚!”
夫人更是不滿了:“那怎麼行?你房裡丫鬟是幹什麼的?不就是伺候你的嗎?”
張知節連忙討饒道:“有人伺候,有人伺候,翠墨去伺候的,您就放心吧!”
夫人聽了這才放過去了,嗔道:“以後出去回府提前報個信兒,不,以後你就安穩在京裡待著吧!哪兒也別去了!”
壽寧侯訓斥道:“回來了就好,你娘說的也是,以後你就在京裡好好待著吧。你看你去南方都折騰了些什麼?瞎折騰。”
張知節也知道別人很難理解他心裡所想,所以張知節就乾脆道:“是,爹教訓的是!”老爺子教訓就教訓,以後該幹嘛還幹嘛。
夫人聽了頓時不滿了,嗔道:“有你這樣當爹的嗎?兒子回來頭一句話就是教訓!”
雖然侯爺和夫人少不了拌兩句嘴,但是喜悅之情是掩飾不住的。整個壽寧侯府都因為張知節的迴歸變得熱鬧喜慶了很多,比之過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張知節的回京又豈止是給壽寧侯府帶來了改變,張知節回京的訊息一大早就已經在京中百官傳遍了,而且範圍還在繼續擴大。
雖然張知節離京足足近一年,但是對於京里人來說卻並不陌生,因為這麼長的時間內,張知節不僅在南方折騰的風生水起,甚至折騰的京城都沸沸揚揚。
那時候整個京裡的官員都因為張知節被牽扯了進來,奏摺就像是雪花一樣,街頭巷尾更是議論紛紛,飯前茶後三句不離這位錦衣衛提督。
但是絕大部分官員都是上書彈劾張知節的,那口誅筆伐就像是張知節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一樣。不過當初張知節不在京裡,只能任由這些官員們彈劾。
不過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