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平終究還是鐵了心要隨軍出征,一家人也沒能掰過他的性子來。徐光平和徐光延不一樣,徐光平懂事的時候,他姐姐已經嫁入了侯府,接著張知節強勢崛起,成為了朝廷的重臣、權臣。
最重要的是張知節和正德皇帝的關係太鐵太親厚,徐佳穎和張知節十分恩愛,因徐佳穎的關係,正德皇帝對徐家的封賞十分豐厚。
徐光平成長的環境和徐光延截然不同,有張知節這個姐夫的光環在,哪個勳貴家的子弟也得高看他幾分。而且因著張知節的關係,徐家富貴了,徐光平的這個幼子平日裡被溺愛的很,因此也養成了執拗的脾性。
張知節準備出發的時候,徐光平已經興致勃勃的在前廳等著了。見到張知節來了,徐光平激動的起身道:“姐夫!”
張知節笑道:“走吧,帶你去見見田世元!去了軍中一切都要遵守軍中的規矩,可就沒有在京城這麼自在了!”
徐光平聽了摸了摸頭笑道:“姐夫,我曉得,斷不會給你丟人的!”
張知節上了馬車,徐光平十分乾淨利落的跳上了馬,緊緊的跟在馬車旁,努力擺出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
雖是張知節宴請,但是田世元早就早早已經就來到了,正在酒樓前等著。錦衣衛簇擁著馬車緩緩停在了酒樓前,張知節下了馬車,田世元快步上前拱手道:“見過國公爺!”
徐光平也跳下馬來跟在來到張知節身邊,不動神色的打量著這位田將軍。只見他生的極為魁梧,面上盡是風霜之色,雖然執禮甚恭但是徐光平依然能從他身上感受到征戰沙場的氣息。
張知節並未介紹徐光平而是和田世元寒暄著入了酒樓,酒樓的掌櫃的親自陪著入了座。
包廂裡就只有張知節和田世元入席,徐光平雖然跟著來了但是也只是在張知節身後站著。即便是如此田世元也早就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
畢竟徐光平一看就像是一個世家子弟,所以田世元對國公爺帶著這麼一個少年感到十分好奇。不過國公爺不說什麼田世元也不好開口相問。
徐光平對於自己姐夫如此晾著他倒也沒有什麼怨言,畢竟他要是隨軍出征的話是給田世元做親兵,自然是沒有上桌的機會,親兵就該有親兵的樣子。
酒過三巡,田世元這才虛心道:“國公爺,這次出征女真末將還真心中沒底,還請國公爺指點一二。”
張知節聽了笑道:“老田你也是沙場老將了,還心中沒底?要是你心中沒底的話,那本督該奏請皇上換人了!”
田世元聽了訕笑道:“末將心中也不是沒底,有大人一手調教出來的火槍兵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若是能得大人指點一二,那末將這次出征就更能無憂了。”
張知節笑道:“本督也未曾去過遼東,要說什麼也不過紙上談兵。老田你領兵是沒問題的,朝廷的重心還是放在穩固草原上,能抽調給你的兵馬有限。”
“軍器局可以撥給你五千燧發槍用來裝備遼東軍,再加上從宣府抽調的五千火槍兵,要打女真還是沒問題的。不過女真雖然人不多,但是卻十分勇猛,不可小視,你用兵一向沉穩,且不可輕敵冒進!”
田世元肅然稱是,張知節笑著擺手道:“這些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不過,還是多說幾句!”
剛剛的話雖然是囑託,但是並不值得國公爺設宴,顯然接下來的話才是國公爺想要說的。田世元神色肅然道:“請國公爺示下!”
張知節正色道:“女真族自永樂朝來投,太宗皇帝極為寬仁的接納了女真,大明之惠於屬夷者,以建州女真最厚!”
“但是女真卻不知感恩朝廷,屢生事端,經常劫掠邊境。成化年間,朝廷厚撫,但是建州女真卻仍然劫掠不斷。可見女真對朝廷完全沒有恭順之心!”
“對此皇上心中甚是不喜,本督亦深惡女真。朝廷以後的重心將放在海外,所以無論是草原還是遼東,得必須要穩定下來。”
“老田你這次出征女真務求一勞永逸,要讓遼東徹底穩定下來。要將女真徹底打服,不能讓遼東再生變故。尤其是建州女真,若是打死都不服那就直接打死了事!”
說到最後張知節的話中已帶著森寒之氣,田世元肅然道:“末將明白了!國公爺放心,這次出征末將定會一勞永逸的解決遼東邊患。”
其實田世元聽了國公爺的話後心中並不是很驚訝,因為他曾經蒙皇帝召見過。皇帝也曾經叮囑過,爭取一勞永逸的解決遼東邊患,將女真徹底懾服。
到最後正德皇帝還曾經開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