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節身上職銜一大堆,確實是有太子太師。不過這太子太師不過是加官虛銜,並不是就真的就是太子的老師。
這和太子啟蒙有什麼關係?更重要的是,張知節在這個時代幾乎可以算是個半文盲,連之乎者也都拽不了幾句,讓他去給太子啟蒙,這不是讓他汗顏嗎?
張知節連忙道:“皇上,臣心裡有幾分墨水皇上也是知道的,臣連子曰都曰不出幾句來,怎麼能給太子做啟蒙老師?這不是惹群臣笑話嗎?”
正德皇帝擺手道:“讓那些酸儒啟蒙,他們能教什麼?他們自己都沒什麼本事,太子能學你幾成本事,治理天下就綽綽有餘了。”
這絕對不可以,想到要給拖著鼻涕的小屁孩啟蒙張知節就覺得頭都大了。這絕對是張知節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挑戰。
而且是不寒而慄的挑戰,這種事堅決不能答應!張知節連聲道:“皇上,如今太子啟蒙不過是學認字,這臣確實不擅長啊!不如等太子大些的時候,明白事理了,到時候臣在太子講講臣的一些淺見。”
這樣一說正德皇帝又遲疑了起來,張知節說的倒也不是沒有道理。張知節心裡那點筆墨還不如他多呢,但是張知節確實很有能力。
正德皇帝沉吟道:“也好,那就等太子大些的時候再說吧!到時候你可不能再推脫了!對了,你家天賜也該啟蒙了吧?不如就送到宮裡來和太子一起啟蒙吧,這樣也能有個伴兒。”
其實張知節原本倒也沒打算給孩子啟蒙太早,不過正德皇帝都這麼說了,也就順手推舟了。況且太子和天賜也挺熟的,讓天賜入宮伴讀倒也可以。
張知節笑道:“謝皇上恩典,臣正愁著怎麼給天賜啟蒙呢。”
一直到了晚間,正德皇帝留下張知節小酌了幾杯,這才放張知節出宮回府。這都回來了一天了竟然沒再家裡待多久,而且如今還喝的醉醺醺的。
撩起簾子來吹著微風,張知節不免有幾分發愁,他是愁著應酬。雖然還沒有回府,但是從今早開始侯府門前就開始熱鬧起來了。
一路晃悠著回府,高勇突然想起了什麼,俯身在馬車前輕聲道:“國公爺,屬下差點忘了,那個葡萄牙人阿方索來京城了,好像十分焦急要見國公爺的樣子。”
張知節聽了點頭道:“哦?阿方索,他竟然來大明瞭?幾時來的?就他自己嗎?”
高勇原本都要忘記這人了,只是因為國公爺一直重視西洋人,所以才又記起了他。見到國公爺果然關注他,趕緊回道:“來京裡有一個多月了,除了家眷,還帶著十幾個人。”
張知節聽了點頭道:“明天你帶他來見一見我吧!”其實張知節也能理解為什麼阿方索為什麼會急著見自己,他拖家帶口來到陌生的大明,卻見不到自己心裡肯定不踏實。
還真讓張知節給猜著了,阿方索的日子豈止是不好過,是十分艱難。他回去之後因為失了果阿要面臨監禁,花了好大代價才帶著家眷逃了出來,同行的還有十幾個親信。
這些親信也是因為在葡萄牙混的不如意,知道大明的強大而且被阿方索鼓動了一番才跟著他來到了大明。
但是阿方索怎麼也沒想到,張知節竟然去了倭國,他沒辦法只能滯留在了京城。雖然阿方索也積攢了不少家當,但是為了順利脫身,並且遠渡重洋來到大明,家當也花的差不多了。
如今來到了大明卻沒有見到張知節,他的日子就變得難過了起來,更讓他煩心的是他的那些親信也在漸漸失去信心。
就在他要維持不住的時候,終於將張知節盼回了京城。阿方索當即興高采烈的前來求見,不過他一個西洋人登門求見哪有那麼容易?更何況正是張知節剛剛回京的時候,那些豪門權貴都還得排著呢。
這也多虧了高勇的一句話,要不然阿方索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高勇送張知節回府之後,立即就去找阿方索。
如今阿方索正住在一間臨時租賃的破落小院裡,一家人擠在一起,旁邊的破落小院裡擠著他的親信們。
高勇來的時候,小院裡正發生激烈的爭吵,嘰裡呱啦的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因為感受到了國公爺對阿方索的重視,所以高勇也十分客氣。
“阿方索總督,在下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高勇,奉國公爺之命前來傳信,請阿方索總督明日一敘。”高勇笑道。
原本正爭吵的臉紅脖子粗的阿方索聽了頓時大喜,激動道:“聽聞昌國公回到了京城,我正想拜訪昌國公呢。多謝高大人前來告之我,十分感謝,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