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4章 隨著心走

治黨重大創新》的文章,為何說它是重大創新?

這篇由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撰寫的文章提到,對作風建設和反腐敗問題,必須打一場持久戰。不論減少腐敗存量還是遏制腐敗增量,都要有多樣化的執紀監督方式。“四種形態”歸納出歪風頑疾存續的“四種狀態”,給清理已發、震懾新發以路徑指引。其中,以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立案審查等雷霆手段清存量、遏增量,強化“不敢腐”;以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輕處分和組織處理等柔性措施,增強黨紀存在感,提高制度執行力,讓黨員將黨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從被動敬畏到自覺遵循。由此,把紀律管到位、嚴到份,為阻增量和“不能腐、不想腐”夯實基礎。

“在執紀監督當中我們會發現,領導幹部從量變到質變、從違紀到違法,實際上是有一個過程的。按照這種形態的標準和要求,調整執紀監督力量和工作擺佈,就前移了監督執紀關口,避免小‘蒼蠅’長成大‘老虎’。”高波說,紀律檢查工作要治病救人,有些小病不治,到了更加嚴重的程度,比如到了腫瘤甚至是癌變的程度,可能該切除的就要切除了,這就相當於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了。

他說:“在執紀監督、紀律審查中,也要遵循對症施治,標本兼治這個基本的原則和方法,把‘四種形態’、‘六大紀律’落實到監督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發現苗頭馬上管,有人觸犯紀律及時處理,實際上是增加了執紀監督工作的提前量。”

高波在文章中提到,“四種形態”作為依規治黨的原創成果,既給出了量紀的適用情形,又明確了執紀的“黨法解釋”,是對黨的建設特別是黨內監督的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和更實舉措。而且,由於堅持“紀在法前、紀嚴於法”,抓住紀律這個根本,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找到了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互動關係的“黃金分割線”,必將對正紀反腐的實踐程序產生正本清源的深遠影響。

發現苗頭馬上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