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王道一的家事
至於柳鵬說“三年不取一文錢”,王道一根本沒聽進去,這黃縣地面上又有誰敢收他太原王家一文錢。
“那就這麼說定了!”王道一當即拍板:“我回頭就把松江府買來的織機全部挪到龍口去,柳少,生絲生意你可是說了,不準備取一文錢。”
柳鵬當即答道:“大家也知道龍口的情形,山蠶絲若從龍口出海,我絕對不收一文錢,也絕不賺一文錢,我若是從中拿一文錢賺一文錢,就叫天打五雷轟不得好死!”
柳鵬發了這樣的毒誓,王道一與馬立年當即露出了笑容,柳鵬不參與利潤分配,那他們手上就等於多了大一筆銀錢,王道一不由鬆了一口氣:“那多謝柳少,我一直想好好造福鄉里德澤宗族,只是這些年宦海沉浮,一直沒機會……現在多了這筆錢,終於有機會造福宗親。”
柳鵬卻是看明白,王道一過去可是以不近人情著稱,大家誇讚他的時侯都稱他“為吏以來庭無私謁,清介著稱”,想必平時為了名聲不曾放開撈,甚至借過了大好的撈錢機會,等退下來以後,卻發現自己在任的時候撈得太少後悔莫及。
這樣想著最後撈一把的人物柳鵬見得多,因此他並覺得王道一現在多撈一些,強行插手生絲買賣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
只是王道一過去有些不近人情,不管是鄉里還是族人之間風評都不太好,但是既然致仕回鄉,自然要考慮自己身後的名聲,他已經考慮為族裡年老卻還沒有娶妻的老光棍出錢娶個老婆,還準備出錢重修族裡的清節院,讓那些守貞的寡婦有個終老的所在,更要為族裡的書院延請名師,族內子弟只要到了年齡都能進入族學免費讀書,甚至還要免費給族內子弟提供筆墨。
說到這些事,王道一就是有些碎碎唸了,拉著柳鵬說了老半天,想讓柳鵬明白他的難處。
黃縣有兩支王家,王道一是太原王氏,而另一位大名鼎鼎的前給事中、四川巡撫王繼光就屬於琅琊王氏。
雖然說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可是大家既然同在黃縣又都姓王,自然要暗中別一別苗頭,爭一爭高低,只是不管朝堂之上的評論,還是民間的風評,甚至後世史學家的評論,太原王家都高過琅琊王氏一籌,後世史家評價山東明清時期主要的仕宦家族,黃縣一般只會列出兩個家族,一個是黃縣太原王家,另一個是到清代才得以崛起的黃縣賈家。
這不是說琅琊王家在科舉上的成就不高,恰恰相反,就官場上的成就來說,嘉萬年間的琅琊王家反而壓過了太原王家何止一籌,“祖孫雙進士”可是整個登州府的佳話,王繼光的祖父王時中不但是進士,而且還當過兵部尚書與刑部尚書,而王繼光雖然比祖父稍稍遜色,但是他一封奏摺就參倒了張居正,還當過一任四川巡撫。
最瞭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敵人,王道一一路碎碎念,把琅琊王家這些在科舉與官導播上的成就講得清清楚楚,也明白他明白王道一現在所承受的心理壓力。
琅琊王家絕對是讓人高山仰止的名門世家,真正的學霸家族,他們的先祖王漣是太學生出身,做過一任鄢陵縣令,其子王鑽也做過州同,但對於太原王氏來說,這只是“別人家的孩子”傳說的開始而已。
接著就是橫空出世的王時中,他不但考中了進士,而且做過兩任兵部尚書,一任刑部尚書,成為整個大明帝國最頂尖的最高層人物,而且王時中的兄弟的兄弟王時正也是格外爭氣考中了舉人,那個時候的太原王家在琅琊王家面前根本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
還好王時中的幾個兒子都是科場失意,最多隻混了一個秀才功名,最後只能靠進士女婿張子立撐起了王家的場面,正當太原王家以為鬆了一口氣的時候,王繼光又殺出來了,壓得太原王家快二十年都喘不過氣來,直到萬曆二十三年王道一終於考中了進士,太原王氏才得以揚眉吐氣。
只是越說起王家的家事,王道一就越發擔心身後事,總覺得自己在世時太原王家或許與琅琊王家能與勉強平分秋色,死後卻多半是四大皆空家道中落,畢竟王繼光之後琅琊王家又考了一個舉人出來,但是王道一之後的太原王氏卻是四大皆空一無所獲。
說到這個,王道一又說起了自己的家譜來,琅琊王氏在官場上春風得意出過頂級的高官,反而會被太原王家壓過去,正是因為太原王家族中人才層出不窮,琅琊王家縱然出過六部尚書、巡撫,太原王氏卻能用官海攻勢生生壓制了琅琊王氏。
太原王氏之所以能組織官海攻勢,是因為第六世出了一個傳奇性的王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