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哀告:“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歲月,今亦修行有年;雖是滾芥投針,望老爺大發慈悲,指迷歸覺。弟子情願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師曾收錄。”
元始天尊搖搖頭,和聲勸說:“你命緣如此,必聽乎天,豈得違拗?況日後你功德圓滿,再修仙道,為時未晚。”聽到元始天尊的話後,子牙戀戀難捨,時又有赤精子上前說道:
“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
子牙聽後只得下山,收拾琴劍衣囊起身,拜別師尊跪而泣道:
“弟子領師法旨下山,將來歸著如何?”
元始天尊道:
“餘今下山,我有八句偈子,日後自有應驗:‘二十年來窘迫鄉,耐心守分且安然;溪石上垂竿釣,自有高明訪子賢。輔佐聖君為相父,九三拜將握兵權,諸侯會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元始天尊道罷與姜子牙揮揮手:
“雖然你去,還有上山之日。”
子牙拜辭天尊,又辭眾位道友。隨帶行囊出玉虛宮。有廣成子送子牙在麒麟崖吩咐道:
“子牙!前途保重!”
子牙別了廣成子,自己暗思:
“我上無伯叔兄嫂,下無弟妹子侄,叫我往那裡去?我似失林飛鳥,無一枝可棲。”
想到這裡,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結義仁兄宋異人,不若去投他罷。子牙借土遁前來,早至朝歌,離南門叄十五里,至宋家,子牙看門庭依舊綠柳長存,不由嘆道:
“我離此四十載,不覺風光依舊,人面不同。”
子牙到了門前,對看門的問道:
“你員外在家否?”
管門人問道:
“你是誰?”
子牙道:
“你只說故人姜子牙相訪。”
莊童去報員外:
“外邊有一故人姜子牙相訪。”
宋異人正算賬,聽見子牙來,忙忙走出莊來;二人攜手相攙,至於草堂,各施禮坐下。異人問子牙:
“賢弟如何數十年不通音問?常時渴慕,今日相逢,幸甚!幸甚!”
子牙見到宋異人不忘舊情,說道:
“自別仁兄,實指望出世超凡,奈何緣淺分薄,未遂其志。今到高莊,得會仁兄,乃尚之幸。”
異人忙吩咐收拾飯盒,又問道:
“是齋是葷?”
子牙道:
“既出家豈有飲酒吃葷之理?弟是吃齋。”
宋異人道:
“酒乃瑤池玉液,洞府瓊漿,就是神仙,也赴蟠桃會,酒吃些兒無妨。”
子牙道:
“仁兄見教,小弟領命。”
二人歡飲。
異人道:
“賢弟上崑崙山多坐年了?”
子牙道:
“不覺四十載。”
異人嘆道:
“好快!賢弟在山可曾學什麼?”
子牙道:
“怎麼不學,不然,所作何事?”
異人道:
“學什麼道術?”
子牙道:
“挑水澆松,種桃燒火,煽爐煉丹。”
異人笑道:
“此乃僕之役,何足掛齒?今賢弟既回來,不若尋些學業,何必出家?就在我家同住,不必又往別處去,我與你相知,非比別人。”
子牙道:
“正是。”
異人道:
“古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賢弟也是我與你相處一場,明日與你議一門親,生下一男半女,也不失姜姓之後。”
子牙搖手道:
“仁兄此事且再議。”
二人談講至晚,子牙就在宋家莊住下。話說宋異人次日就為子牙說了一門親事,乃是那馬家之女,芳齡六十有八,當有詩云:“離卻崑崙到帝邦,子牙今日娶妻房;六十八歲黃花女,七十有二做新郎。”
乃擇選良時吉日,迎娶馬氏。宋異人又排設酒席,邀莊前莊後鄰舍,四門親友,慶賀迎親。其日馬氏過門,洞房花燭,成就夫妻。正是天緣遇合,不是偶然。話說子牙成親之後,終日思慕崑崙,只慮大道不成,心中不悅,那裡有心情與馬氏暮樂朝歡。馬氏不知子牙心事,只說子牙無用之物。
只是這姜子牙合該做那將相賢臣,與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