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隊、擔架隊都可以,絕不能困在城內,等著日軍狂轟濫炸。”
黃馥棠很是感動,堅決不同意。周同折中道:“這樣吧,城外的義勇軍都不再進城,城內張守謙率領的義勇軍可以和保安團一道參加守城。”
張守謙是滕縣居民,自有從師習武,練就一身好功夫,幾年來在城內開設武館,有門徒百餘人。日軍進犯滕縣,即召集門徒組織義勇軍。王銘章到滕縣後早已聽說過張守謙的事情,於是點頭同意。但他強調:“除了城內現有的青壯年義勇軍可以留守之外,其他義勇軍隊員和老百姓都必須出城,包括黃老先生,都不能再進城了,最多隻能參加西關車站的防守,到時候必須先行撤離。就這樣定了。”兩人見王銘章說得有道理,態度又堅決,只好同意了。
幾人隨後研究城內百姓疏散問題,決定立即動員居民出城。
與此同時,張宣武接到王銘章的命令後,趕緊轉達給各營。他正要率第三營離開北沙河陣地,又接到王銘章電話,令其在部隊透過春節前剛修復的北沙河鐵路大橋後,將橋重新炸掉。
張宣武率部炸掉北沙河鐵路大橋後,跑步趕到縣城時,已是晚上七點左右,王銘章等正望眼欲穿地在城門外等著他。
王銘章趕緊把城內情況和援兵情況對張宣武簡要講了,命他立即部署城防。
張宣武所部727團,原本有兩挺輕機槍、四挺重機槍,但輕機槍配置在第一營第一連,重機槍配置在第二營第八連,他帶回城的第三營,用的全是步槍。另有一個團直屬的土造八二型迫擊炮連,一個有四部電話機的通訊排和一個有二十副擔架的擔架排。
他趕緊以兩個連擔任城東、城北防衛,一個連為營預備隊,一個連為團預備隊。
張宣武正在為其他幾面城牆還缺乏戰鬥部隊防守而發愁,突然注意到最接近東門外日軍的東關一帶,位置非常緊要,必須抽調兵力部署到那裡,利用寨牆構築防禦工事,心中頓感到焦慮。
這時,366旅731團第一營營長嚴翊率部趕到。嚴翊營原為三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但是機槍連由於臨時調歸團部指揮,未能一起趕到。雖然全都是些使用步槍的戰士,張宣武仍然大喜,趕緊命令嚴翊率部到東關佈防。
嚴翊立即到東關察看地形,然後將兩個連配置在東關寨牆腳陣地,一個連作為預備隊,並派兵到東關附近各村派出警衛部隊。東關陣地部署就緒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左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