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跟這些偉大的皇帝到了守業期的時候年事已高有關,反觀現在的李二,滿打滿算也就三十六七歲的樣子,正是一生當中最輝煌的時刻,要是他現在腦子一熱開始歌舞昇平的話,那麼大唐指定會敗在他的手中。
這種想法並非只有賈一一個人有,只要有點見地的大臣基本上都是現在賈一的這個辦法,所以很多人在跟李二聊天的時候都在勸說李二一定要繼續保持以前勤政愛民的方針,也只有這樣才能將大唐的江山穩固的傳承下去。
就在賈一和李二想七想八的時候,長孫皇后喝完稀粥又喝了點果汁,或許是感覺身體非常的勞累,沒一會兒就沉沉的睡了過去。
見到長孫睡著了,李二吩咐長孫皇后的貼身侍女好好的服侍皇后,而他則是帶著賈一和三個兒子離開了寢宮,至於孫思邈在就前往了御醫坊,那裡才是他最喜歡待的地方。
“賈一,你以前既然見過這種病,若是用孫神醫的醫療手段,再加上你的調養,多長時間能夠恢復啊?”
這是李二眼下最關心的問題,正好賈一在邊上站著,也就直接問了出來。
李承乾李泰還有李治也是在此時齊齊的看向了賈一,等帶著賈一說出讓他們滿意的答案來。
“陛下,皇后娘娘的病還只是剛剛開始,並沒有對身體內的臟器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臣以為孫神醫將皇后娘娘的病治好之後,臣再幫著皇后娘娘調養半個月的時間就能恢復健康,不過就算是恢復之後依舊要注意保養,不然舊病復發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了這次的教訓,李二早就下定了決心,以後再也不帶著長孫滿世界的瞎溜達了,若是想要外出遊玩就去賈一的莊園之內,一方面有賈一的照顧,另外一方面賈一的莊園建設的也是頗為不凡,正是一個遊玩的好去處。
隨後的一段時間賈一就住在了宮中,跟賈一熟稔的李承乾則是開始每天跟在賈一的身邊問東問西,只要是他想到的,都會對著賈一問出來,因為他已經對賈一佩服的五體投地了,去年的時候李承乾有次騎馬,剛準備下馬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回事戰馬卻是翻倒在地,幸好賈一早就改正了他下馬的方式,不然就這一次必然讓他的腿受到非常巨大的傷害。
嚇了一身冷汗的李承乾從那之後對賈一簡直就是奉為了神人,要不是當時賈一在嶺南他沒辦反找過去的話,李承乾早就跟在賈一的身邊開始學習一些不常見到的東西了。
只是教受大唐帝王的學問,賈一卻是知道的非常之少,沒辦法也只能拿經商的事情跟他說事,往往一些管理方面的事情總是能夠讓李承乾眼前一亮,而後深深的記在心中,等到回宮之後就會默寫到紙上,再將其融入到朝堂之中,到了那時就會發現賈一所說的這些東西究竟是有多麼的神奇。
在賈一給長孫皇后治病的時候,宮外卻也是開始變的熱鬧了起來,佛門的水陸道場還有玄奘講經的大雁塔,總算是迎來了開放的時間,一時間甭管是水陸道場還是大雁塔,都是人滿為患,甭管是虔誠拜佛的還是過來看熱鬧的,直接將這兩處地方圍了個水洩不通。
這幫和尚們看到這麼多人觀看他們的表演,一個個喜上眉梢的同時也是更加賣力的唸誦起他們似乎也不是很懂的經文來。
只是就在每一個和尚都興高采烈的念著經文的時候,一個風傳卻是好死不死的也在這個時候在人群當中傳播了開來。
什麼如來佛祖乃是道教的多寶道人,什麼菩提祖師乃是道教的準提道人,總之只要是在佛門當中有點地位和價值的,全都被這種言論拉進了道教的陣營,之所以他們會成為佛教的人,乃是因為他們全都是叛徒。
一下子整個長安都熱鬧了起來,道士們說和尚是叛徒,和尚們說道士顛倒黑白不要臉,要不是他們還儲存著最後的理智,沒有在長安城中動手,沒準現在已經打的血流成河了。
只是雙方的這種叫罵直接讓很多本來已經想要加入佛門或者道門的人產生了疑竇,從這些道士和和尚的表現來看,他們似乎都不是什麼正經人啊,如今天下間最牛叉的還有一門學問那就是儒學,很快想要找點學文學學的人們就直接投身到了儒教,讓爭吵不休的和尚和道士同時把鬱悶寫在了臉上。
就在人們覺得道門和和尚都不靠譜的時候,一個重磅訊息卻是從宮中傳了出來,那就是孫思邈這個道士治好了長孫皇后的病,敢給皇家治病本身就說明了一定的魄力,再加上人家還給治好了,一瞬間人們對孫思邈的推崇也是變得崇高了起來。
很快大量的人就準備去拜孫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