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團的戰士們,我作為獨立團第一任政委,與在座的同志們成為今後戰場上英勇殺敵的戰友,我很高興,也很自豪。
咱們獨立團這一千多名幹部戰士裡,除了我帶來的老根據地獨立營的幹部戰士,對新獨立營還不太熟悉,不過,有一些從老獨立營走出來的幹部,我還是有印象,我希望由新老獨立營組建的獨立團,在雷劍團長的帶領下,一定是一支打不爛拖不垮的鋼鐵部隊。
就在這幾天,獨立團也就是沒組建前,雷劍獨立營的幹部戰士,對一位抗日民族英雄,還有些不知和誤解,今天由咱們的獨立團雷團長給大家解說一下,大家歡迎。”
雷劍沒想到羅金川的開場,與現代還真是一脈相承,宣傳鼓動很到位。
他站起來,看著場下的戰士們,一個個用一種火辣辣渴望的眼神注視著他,他這個快要成熟起來的半大孩子,心血上湧,聲音洪亮的說道:“我雷劍跟新老獨立營的幹部戰士,這輩子有緣,在這一起殺鬼子時間不長的抗日戰場上,結下了生死之情。
今天國難當頭,國人奮起抗日,為了我們馬上就要參加新的、艱鉅的、可以在歷史史冊上留名的偉大戰役,不得不在這裡,跟大家一起來澄清一位捨身殺敵,英勇赴死抗日名將的悲壯事蹟,他就是抗日民族英雄張(自忠)將軍。”
場下的幹部戰士一聽他們的新團長,這麼鏗鏘有力的讚美一位很有爭議的友軍將軍,有的目瞪口呆,有的瞠目結舌,還有的心存不滿的站起來,大聲質問道:“雷營長,你不要胡說八道,張某人就是個大漢奸、賣國賊。”
353。第353章 大刀曲的由來(一)
雷劍情緒不受波動的說道:“不要激動,都請坐下,只要你們有耐心,我會慢慢的給你們說明白,當我說到最後時,誰還是認為我在胡說,可與我雷劍當面爭論。”
坐在主席臺上的高政委和其他幾個人,被雷劍這樣的說辭,說的渾身發熱,支隊政治部主任,想低聲提醒,被高政委止住。
雷劍怕在述說中被打斷,俯身詢問道:“高政委和各位,可以給我充裕的時間,讓我把話說完嗎?”
高政委相信雷劍的階級立場分明,認識問題清晰,不但他想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就連在座的臺上臺下的幹部戰士,都有這個願望,他點頭應允。
幹部戰士聽雷劍要講這個當時很有爭議的大人物,一個個很有興趣的喊道:“雷營長,你快說呀?說得越詳細越好,我們今天就想聽聽,這個人到底是不是你所說的抗日民族英雄。”
雷劍挺直身子,清了清嗓子說道:“好,那咱們就開講,不過,我有個要求,等我講完後,每個幹部戰士都要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做一個徹底的抗日英雄。”
他看著在座的幹部戰士,開始長篇開講張(自忠)將軍這位頗受爭議的大人物。
張將軍生於晚晴官宦之家,少年時父親病疫在贛榆知縣任上,在家母的操勞扶持下,少年張(自忠)深受為人通達、處事幹練、治家教子頗有章法的母親影響,出手大方,樂善好施,交友甚廣,成為少年夥伴裡的領頭人物。
十六歲那年,張(自忠)由家母做主,與本縣臨清諮議局議員李某的十七歲女兒李女士結婚。
張將軍的少年時期,是在家母和舊學堂的薰陶下,逐步成熟起來,後來考上了天津北洋政法學堂,深受同盟會思想啟發,秘密加入同盟會,投身於新民主主義運動。
後來在老友推薦下,張(自忠)投靠了住在廊坊的馮(玉祥)將軍部下,進入部隊,張(自忠)勤於操練,每戰必爭當先鋒,從排長、連長,一直往上升。
一九三零年五月,中國近代史規模空前的軍閥混戰,也就是蔣、馮、閆中原大戰爆發,雙方投入兵力高達一百三十多萬,張將軍時任西北軍第六師師長。
在宏大的中原大戰中,張將軍衝鋒在前,多次擋住對手的強攻,終因東北少帥參戰幫蔣,馮系西北軍各將領紛紛倒戈,投蔣棄馮,最終就剩下張將軍的五千多人馬。
後經改編為東北軍第三軍,宋(哲元)為軍長,第二年南京政府整編陸軍,遂將第三軍整編為第二十九軍,張將軍為三十八師師長。
一九三三年承德被日軍佔領,二十九軍奉命在喜峰口阻擊敵人。
喜峰口位於遷西北部燕山山脈,是萬里古長城一個重要關隘,這裡懸崖陡壁,構成天然戰略要地。
張將軍司令部離喜峰口三十公里紮營,就近指揮前線戰役。
進攻喜峰口的日軍為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