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6部分

連續的高溫,被幾場雨水澆涼,完成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晉冀豫軍區、第三八六旅的幹部戰士,被帶有涼意的微風吹過,沒有那種汗流浹背的黏糊,覺得渾身乾爽,不僅心情愉悅、大談起天氣。

太嶽軍區陳司令,剛在八路軍總部開完百團大戰第一價段總結會議,就帶上隨行人員快馬加鞭趕回部隊,預備召開有關部門首長會議,部署晉冀豫軍區對於百團大戰第二階段的作戰任務,

陳司令見到在第一階段作戰中,眼睛有傷處的周參謀長,從後方醫院返回部隊,高興地喊道:“老周,你回來的太及時了,榆遼戰役馬上就要開始。”

“那太好了,咱們又有大仗可打了,怎麼樣,你陳司令通知召開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總結會,是不是直接就要部署第二階段的部隊作戰任務啊?”

“老周,你太瞭解我了,我是這麼打算的,一是總結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成功與失敗,二是根據八路軍總部部署第二階段戰役,對部隊進行總動員。”陳司令若有所思的說道。

太嶽軍區根據晉冀豫軍區部署,命令三八六旅與友鄰部隊組成左翼縱隊,命令在九月二十三日二十三時,對榆社、巖壁、王京等據點,準時發起最猛烈的進攻。

陳司令站在會議桌前,面色凝重的盯著鋪在桌子上的作戰地圖,站在一邊的周參謀長說道:“陳司令,我們要想在規定時間,把部隊提前運動到所攻克目標,就必須做好戰前部隊調整,考慮各團的特長,把任務具體到營連,這樣或會起到更好的作用。”

“是啊,我也是這麼想的。”陳司令與周參謀長經過縝密的研究部署,最後決定:命令周參謀長帶領七七二團和十六團,主攻目標是榆社,陳司令率二十五團攻取巖壁、第三十八團摧毀王京據點。

會後,周參謀長立即召開七七二團、十六團團長、政委會議,七七二團郭團長首先提道:“要想攻克榆社,必須要知己知彼,才能做到戰時心中有數,不至於不摸敵情亂打一氣,造成部隊傷亡。”

十六團查團長馬上附和道:“我同意郭團長的說法,不然咱們就親自涉險偵查,拿到第一手情報,就什麼都好說了。”

九月二十二日下午兩點,周參謀長帶上郭團長、查團長等十一人,在地下抗日政府和敵偽‘維持會’的掩護和配合下,化裝成村子裡的村民,三三倆倆有的挑擔、有的背糞簍、有的推獨輪車、有的手拿鐮刀拐著簍子,快速向榆社縣城靠近。

周參謀長對郭團長和查團長低聲說道:“咱們十一個人兵分三路,圍繞榆社城偵查,一個小時後在侯家集會合,大家都小心了,行動。”

(本章完)

第817章 三打榆社城(二)

榆社城是抗日根據地邊區,最靠近的一座敵城,城區內構築著數量不少、而且很堅固的單體工事和碉堡,隱秘的火力點更不知有多少。

守備榆社城的日軍指揮官,是一個非常狡猾、陰沉、做事謹慎的傢伙,為了防備八路軍突然攻城,想盡一切辦法,掠奪搶購大量的糧食和布棉,武器彈藥準備到位,城內防禦可以堅持半年不求補充。

榆社城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北城設有城關,城牆外是多條雜亂的小溝豁。小溝豁外是一片墳地,墳地碑石林立雜草叢生,老遠看去是一片不算太密集的樹林。

東門出去,直接就是榆遼公路,在城門兩邊往外十米,各築有一座二層碉堡,碉堡周圍是鐵絲網,鐵絲網外面是壕溝,透過壕溝吊橋,可以直接走上榆遼公路。

城南門派兵鎮守,出南門透過壕溝二十米,是城牆外的一個小高地,高地上建一簡易炮樓,裡面有一個班日偽軍據守。

西門城關比起其他三門都大,外圍的民房,離城牆比較近,有利於攻城部隊,隱蔽靠近突然發起進攻。但是守城日軍指揮官,在西城門佈下重兵把手,很難突破。

周參謀長根據所偵察到榆社城的外城日軍佈防,以及地形地貌,命令七七二團一營攜山炮一門,主攻方向為城西關西南角。

二營兩個連主攻城南二十米小高地敵炮樓,一個連埋伏在城門外,一旦敵人向城內潰逃,就地殲滅,三營為預備隊。

命令第十六團四營攜帶機關炮,攻擊城西關西北角,配合七七二團一營,突破城西關敵人火力陣地,並快速佔領、鞏固陣地、擴大戰果。

六營佈防在榆社城北門,利用城外小溝豁以及墳地,投入相應火力實施佯攻,並派出一個連監視城東門兩個碉堡裡的敵人,時機適當進行火力牽制,七營作為預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