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們中有1/3的人是南非人,其中還有個曼中華”,
“好是好,你就不怕他們以後脫離我們”,
“我只讓他們負責軍事,而他們的槍和炮都在我們手中”,
“既然這樣,我沒有意見,不過我建議等童桐他們回來後再一起行動,先別急”,
“那當然”。
“好了,先別說這個不開心的事情了。現在你應該不要為錢發愁了吧”?朱濤轉移話題。
“呵呵,還好,說實在的,這次軍事行動,我可賺大了,到目前為止,就是算上這次的撫卹,國庫也能剩下4200萬兩白銀、320萬兩黃金,價值超過3000萬兩的珠寶。加上我們鑄造的銀圓,錢是夠了的。不過我還是建議我們應該儘快去發行紙幣,把這些黃白之物全部入庫,防止它們的流出,作為我們的硬通貨,以備不時之需。軍隊方面,目前我們的規模大了點,你可以算算,40萬人,光他們的軍餉每個月就要200多萬塊銀圓。其實這次行動你也看見了,我認為,我們應該把正規軍的規模壓縮在32萬人左右,還是分成4個兵團。淘汰下來的人全部轉入預備役,或者願意退役的退役。不然開支真的大了點”,張偉眯著眼睛慢慢的說。
“恩,我也有這樣的感覺。四個集團軍從10萬壓縮在8萬問題不大,就讓他們在原地進行吧,同時開展好打土豪分田地的工作,還要保護好當地的工商業。爭取農民和商人的支援,這樣我們才能在當地站穩腳跟。但第一集團軍方面,我的意見是他們先不壓縮規模,準備好對暹羅的軍事行動,等機會成熟;第二方面軍那裡,叫劉院士派幾個人去汶萊勘探下石油,讓他們在控制好婆羅洲的同時,全力支援劉院士的工作,把汶萊建成我們的石油基地,不然,即使我們有了內燃機,沒有石油也是不行的,況且,有了石油,我們可以在化工、醫藥方面做很多事情;第三集團軍的任務也就三個,控制好菲律賓,勘探幾座金礦、銀礦和鐵礦出來,那裡這些東西還是有很多的,同時做好進攻臺灣的準備;第四集團軍的任務要簡單些,管理好當地,順便注意下那塊南邊的大陸”,在張偉面前,朱濤一直沒有任何的隱瞞。
“哦,還有個事情,就是讓第二、三、四集團軍分批次派軍官回軍校學習,同時讓他們繼續整軍備戰,這是他們的主要任務”,朱濤象發現新大陸一樣急忙補充。“哦,還有,老張,從大陸引進移民的事情進行得怎樣了”?
“這件事情不好辦啊,先引過來的20多萬華人都全部被派到蘇門答臘、婆羅洲和菲律賓去了,雖然我們給出的條件很優厚,來了後,也是按承諾的去做,但你也知道的,中國人的鄉土觀念一直很重,來的人都是些在大陸實在過不下去的無地農民”,一想到這件事情,張偉就頭疼。
“這件事情慢慢來吧。我目前考慮的事情就兩個,一個是對南非的事情,另外一個就是對暹羅戰爭,現在的暹羅剛剛經歷15年的吞武裡王朝,國力比較虛弱,是我們我們進攻的一個好時機。而且基本沒有西方列強的干擾,行動起來比較方便。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次戰爭,之所以我們能夠取得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國、荷蘭西班牙都沒有在南洋存放什麼象樣的海軍,我們的行動才可以這麼順利。但這並不代表著以後他們不會來,所以,我認為,除了這兩個行動外,籌辦海軍,我們應該全力的開展起來”,朱濤跳躍性的思維,就是和朱濤天天在一起的張偉有時候都有點適應不了。
“哦,是的。這個事情已經有了些眉目,上次劉順院士說蒸汽機已經研製成功,目前正在進行大型化和上船的工作。第一艘鐵甲艦已經在半個月前鋪設了龍骨,但進展比較緩慢,我估計,目前還沒有完成10%的工作。這一方面是需求不緊,另一方面鋼鐵的產量一直上不去,現在控制了菲律賓,看來可以解決掉鋼鐵的問題。這個問題一解決,在財政的支援下,要造出鐵甲艦的問題就不大了”,張偉感慨的說。
之後,兩人還討論了其他一些事情,在通報了中華解放黨後,兩人討論的東西都基本獲得透過並馬上開展起來。
1797年1月20日,朱濤他們在天京市度過了他們重生後的第二個春節,同一天,張偉宣佈,中華共和國第一套紙幣開始發行流通,分成元、角、分,十進位制,規定在三個月的時間內,銀圓退出流通,由紙幣替代,一元等於一銀圓。
春節後的第三天,曼中華的海外兵團登上童桐的船隊緩慢駛離天京碼頭。
第10天,第一集團軍藉口暹羅收容戰敗英國人,發動對暹羅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