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對於大家對回家這卷的反感,我想稍微解釋下。
寫這卷主要有兩個目的:一,表現朱濤他們一行回到過去的現代人對親人的無限思念;二,朱濤的性格就是固執、冷血和意氣用事,本來以為這樣寫可以更加突出他的性格,看來是我想錯了。朱濤不過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而且又生長在和平時期,雖然他以前作為一艦之艦長,那完全是因為他的才華。至於成熟,需要慢慢的成長。
當然,我在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意見,說實在的,本人也還年輕,也不成熟,您的指點就是我進步的動力。
對於這本書我是報有很大希望的,每天都來看幾次點選和投票,真希望它早點衝入周點選的前四百名。因此,我希望大家繼續支援我,繼續提意見,本人不勝感謝!
第四十三章 兵鋒(三)
通往永昌的道路異常難走,山路崎嶇,時常要在原始森林中穿行,雖然這裡名義上還是官道,但一路上來唐治看不出任何道的痕跡,官道上早已長滿了植被,加上又是晚上,要不是抓來一個俘虜做嚮導,他們非迷路不可。
從尖兵連不時傳來的訊息表明,這條路上除了不時冒出個的動物外,還沒有發現一個人影。就在尖兵連計程車兵以為可以順利到達怒江邊的時候,忽然四周出現無數的火把,根據嚮導的解釋,他們遇見了當地的土著居民,面對突然出現的情況,他們只好一邊停止前進,一邊向唐治請示。
“報告團長!我方前面忽然出現大隊人馬,根據火把的數量判斷,估計有三百來人,應該是當地人,尖兵連請示團長怎麼處理”?一個通訊兵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把情況準確的彙報給唐治。
“當地人,三百,前面就是怒江了”,唐治抓著頭想。“鍾華,你去把我們在石頭城繳獲的銀子都拿來”!聽見唐治命令自己,鍾華二話沒說,就跑開了,他很清楚現在情況危機,可不是開玩笑的時候。
“報告團長,都拿來了,一共五百多兩”!鍾華氣喘吁吁的說。
“鍾華,你和這位通訊員一起回去,告訴他們的連長,把這些銀子一半作為我們的買路錢,另一半也給那些土著,叫他們給我們弄一根繩索,起碼得500米長!而且要非常結實!去吧!那些土著只是要點錢,叫你們的連長不要小題大做”!唐治對當地土著攔住自己去路的目的還是很瞭解的,如果現在自己和他們鬧上了矛盾,那麼後面的後勤部隊就得遭殃了。
有了團長的命令,尖兵連連長依照指示很順利的完成了任務,第二天天剛破曉,唐治的先鋒團就趕到了怒江之邊。一邊利用好不容易找來的兩條船過江,一邊在渡口的上游找到一處江面狹窄處,把從土著那裡弄來的繩索麻利的拴在大江兩邊。
唐治拉了拉繩索,又向下看了看急流翻滾的江水說:“記住,每次最多兩個人,每個人都把自己手中的布匹握好,掉下去了可不是鬧著玩的,我第一個上,在那邊接應你們”!說完唐治第一個雙腳一蹬,就滑了下去。
“團長!讓我先”!鍾華驚訝的把嘴巴張得老大,由於繩索這邊高,對岸低,利用動能很容易就滑了過去,比起下游的船可省事不少。
18000人,總共只花費了兩個小時的渡江時間。還沒來得及整頓好,又馬上向前趕去……
“團長,永昌城可比哪個石頭城大多了”,鍾華和唐治來到尖兵連的最前沿,看著山下的永昌城。
“恩,我們現在沒有大炮,看來只有智取了。根據城內的情況判定,他們應該還沒有發現什麼,就是石頭城被我們佔領的訊息他們也還不知道,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東西”,唐治拿起自己手中的望遠鏡看了看永昌城內的情況。“鍾華,那些衣服都帶來了嗎”?
鍾華楞了一下,不過馬上反應過來。“團長,你想讓我們穿他們的衣服混進城去”?
“混進城只是目的之一,奪下我們前面這個城門也是你們的責任。我給你五十個人,帶上哪個舌頭,全部給我換上清兵的衣服。如果守城的那些清兵問你們,你們就說你們那裡沒糧食了,是來運糧食的!記住!他姥姥的,如果他們還是不讓,你們就把城門給我奪了!然後派一部分人去城內搗亂,給我們爭取時間,知道嗎”?
“放心吧,團長!這包在我身上”,鍾華聽見自己被派去打頭陣,笑著跑開了。
唐治的估計是沒有錯誤的,此時駐守永昌城的八百多清兵都還蒙在鼓子裡,這也是唐治敢突襲的主要原因,如果等清兵反應過來,再去奪取這些清兵把手的重鎮就麻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