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八節 東萊五銖

偏見,都無法否認那個少女的才華確實是在袁紹之上。也正因為如此,田豐才漸漸地開始對蔡吉產生興趣,直至此刻坐到了屏風後頭。

不過這會兒的田豐並沒有對蔡吉公佈的方案產生什麼反應,他只是平靜地坐在哪兒認真地傾聽屏風另一面傳來的聲音。郭嘉見此情形也沒有主動詢問田豐的看法。因為他相信以田豐的才華,必能瞧出東萊五銖發行的意義。只要田豐還坐在原地,就說明他對自家主公還感興趣。

於是兩人就這樣默不作聲地相對而坐,直到大廳內的接風宴結束,兩人還是沒有起身的意思。不一會兒,送走一干賓客的蔡吉隻身來到了屏風後頭。一見田豐還沒走,蔡吉趕緊上前向其躬身行禮道,“吉忙於宴客,讓先生久等。還請見諒。”

然而面對蔡吉客氣的寒暄,田豐只是微微哼了一聲,並沒有還禮。倒是郭嘉舉起了面前的耳杯,朝蔡吉招了招手道,“主公可來一杯?”

蔡吉苦笑著擺了擺手。繼而坐到了兩人之間。在後世有許多人都說田豐的脾氣不好,而且也沒有識人之明。但在蔡吉看來,田豐投靠袁紹。與其說是個人的選擇,不如說是家族的需要。這方面出身大家族的沮授也是一樣的情況。相比之下郭嘉受家族牽絆就要小得多,也能有更靈活的選擇。因此說田豐沒有識人之明並不公平。至於脾氣嘛。任誰身家系在一個不靠譜的人身上。脾氣都不會好到哪兒去。不過田豐的家族或許限制了他個人發展,但站在蔡吉的角度,這樣的大家族卻是她經略河北過程中急需拉攏的物件。

田豐見蔡吉坐到了自己的對面,在沉默了半晌之後,終於開口說道,“使君要發行新錢?”

蔡吉見狀,趕緊正襟危坐,將一枚東萊五銖遞給田豐請教道:“是。不知先生可否指點一二?”

田豐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食案上的五銖錢,“此錢甚好,只怕百姓不肯用。”

一邊說錢鑄得好。一邊卻又說百姓不肯用。乍一聽起來,田豐的這話簡直就是自相矛盾。可蔡吉卻心領神會介面道。“先生是怕它地百姓將東萊五銖當金銀儲存,甚至其他諸侯大肆囤積東萊五銖,從而引發錢荒?”

田豐聽蔡吉這麼一說,不由奇道,“使君既知此弊,為何還要如此鑄錢?”

田豐與蔡吉說的其實是同一件事,那就是“良幣驅逐劣幣”。與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不同,良幣驅逐劣幣是建立在一個完全自由的外匯市場上的。即沒有任何法律強制干預的市場,在各種貨幣之間,並沒有一定的法定比價存在,而這些貨幣之間價值各不相同,其中走勢堅挺、含金量較高的貨幣被認為是硬通貨,即“良幣”;反之,走勢疲軟的貨幣被認為是軟通貨,即“劣幣”。在國際貿易當中,人們往往樂意接受硬通貨,即“良幣”,而不願意要軟通貨,即“劣幣”。從而優勝劣敗,形成了“良幣驅逐劣幣”的局面。

歷史上由於中國曆代王朝在經濟、技術、文化、政治上都優於周邊民族,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海外諸國紛紛將中原的銅錢當做通貨來囤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朝。當時的高麗、日本、交趾等國都直接用宋朝的銅錢做貨幣。而遼、金等少數民族政權雖然也鑄造銅錢,最終還是被製作精美、童嫂無欺的大宋通寶擠出了歷史長河。以至於後世考古這兩朝的銅錢都十分稀少。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蔡吉深知“良幣驅逐劣幣”是國與國之間金融戰的一件利器。因此也有人聲稱宋朝銅錢大量外流是在對他國進行“貨幣戰爭”。說是宋朝的貨幣戰爭先後拖垮了遼國和金國。其實這事多少有些馬後炮的意思。遼、金兩國確實因為用宋前代替自家貨幣,致使內庫空虛,國力衰弱。可宋朝同樣也有自己的麻煩。由於銅錢外流日益嚴重,最終引發了錢荒(銅錢短缺)以及會價通脹等問題。田豐曾任冀州別駕,深知錢荒會對百姓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這也是他對東萊五銖的前途並不看好的重要原因。

蔡吉當然也知道錢荒的問題,但在她看來這個問題並沒有田豐想象中的那麼嚴重。於是蔡吉便向田豐解釋說,“正因如此,本府才下令所轄府縣皆以‘東萊五銖’交易。青銅五銖、金、銀等錢幣,需按市價兌換成東萊五銖方能使用。私鑄者,斬無赦!他人若要從東萊購貨,亦須使用東萊五銖。如此一來,錢又回流也。”

蔡吉所採取的原則其實很簡單,就是將貨幣與物資掛鉤。這樣做對內能穩定物價,對外則能吸納大量的物資。其實宋朝雖有錢荒的危機,但最終被拖死的還是遼、金兩國。而宋朝之所以對外會給人軟弱的印象,說白了還是軍事拖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