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九章 壺 關!

自古以來便易守難攻,乃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就如同蜀地一樣,秦嶺比太行山更為險峻,但在崇山峻嶺之中,卻依舊有不少穀道,可以勉強貫通內外。

上黨郡也是一樣,其中最為平坦的一條道路,就是自北向南的太行徑。

這麼徑道起於河內郡,再北經過天井關進入太行山,再經過高都城,泫氏城,最後抵達壺關。

說是條道路,其實只是相對而言,這條太行徑道路狹窄,寬不足五步,蜿蜒盤旋,崎嶇不平,比平原上的大道難走何止幾倍。

不過蘇哲和他的將士們,連盧龍塞那種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古道都走過了,再走一遍太行徑也就不算什麼。

十七萬大軍進入太行山,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路長驅直入。

董卓方面,有感於自己兵馬數量,以及不善於城防戰的劣勢,便將大部分兵力都撤到壺關,全力據守這座上黨郡最關鍵的城池。

於是,蘇軍北上,不消一兵一卒,便輕鬆拿下了高都等沿途城池,時年春初,兵鋒直抵壺關城下。

鑑於初春已近,為了不影響春耕,也不至於陷於春水泥濘之中,蘇哲大軍一兵臨壺關,就先發動了一場規模不小的進攻。

是日午後,飽餐後的蘇軍將士,對壺關城發起了猛攻。

巍巍關城一線,數百張雲梯密佈,無數的蘇軍爭先恐後的爬上雲梯,殺聲如驚雷般陣陣而起,響徹了太行山谷。

蘇軍將士在猛攻關城,蘇哲則立馬關城前,一面主持大局,一面觀察這壺關形勢。

只見這壺關城北面有百穀山,南面又有雙友山,兩山高聳入雲,中間形成了一片壺狀的空隙,關城建在這樣的地形上,怪不得要起名壺關。

而蘇哲正在進攻壺關東面這一段城牆,長不足一百五十步,地勢實在是太窄,他的大軍雖多,卻無法展開,發揮不出兵力上的優勢。

攻城陷入僵持不下的局面。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