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跟著水漲船高,加官進爵。
於是,在他進封魏王后不出,一道道長長的封賞名單便及時出爐,公告於天下。
作為荊州第一猛將,也作為最早跟隨蘇哲的一比元功宿將,老將黃忠毫無疑問是蘇哲麾下武將之首。
因此,作為麾下軍職最高的四方將軍之一,黃忠毫無懸念的被封為了前將軍。
甘寧追隨蘇哲比黃忠還早,雖然這些年立功不多,卻有鎮守荊州重任在身,則被封為了後將軍。
左將軍魏延,右將軍李嚴,一個從荊州起就追隨他,同樣為他鎮守四方,左右將軍封給他們,軍中自然無人有異議。
再往下,徵東,徵北,徵南,徵西這四徵將軍,則分別屬於徐晃,張遼,文聘,和張合。
這四員大將,雖然立功不少,但到底資歷還不夠,位級要比李嚴幾人低一等。
至於顏良,文丑,鞠義,高順,前三人立功雖然頗多,武藝也當世一流,但歸順蘇哲最晚,資歷不夠。
而高順投奔蘇哲也不算早,功勞卻並不多,資歷也不夠多,便與顏良等三人,被封為四鎮將軍。
再往下,便是郭淮,郝昭和鄧艾等年輕小將,以及其他不名出名的武將,則依功勞被封為四平四安,以及雜號將軍。
而蘇飛,許褚和胡車兒三分,前者是他的叔叔,後者又是親衛統領,都是他最親信的人。
所以,這三分則被封為中護軍,中領軍,以及中監軍,繼續統當蘇軍的中軍統領。
武將被大封,文官們當然也不會被蘇哲忘記。
董昭,蔣琬,伊藉,陳群等文官們,也按照各自的功軍,被提升了相應的官職。
只是蘇哲常年征戰,武將們功勞有的時機會大顯身後,光芒大大蓋過了文官。
此外蘇哲本身就是當世臥龍,九奇之首,智謀上無人能與他匹敵,所以也顯不出謀士的本事來。
至於鳳雛龐童,已是他的側妃之一,自然不好加封她官職。
而賈詡這個毒蠍又新近歸降,還沒立下什麼奇功,也只能暫且不重賞。
除了武將文臣,那些血戰餘生的普通將士們,蘇哲當然也不吝惜賞賜,上億上億的錢賞分賜給將士們。
這賞賜一出,自然是人人歡喜,整個魏王國上下,都陷入了歡呼雀躍之中。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