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荊州的五萬兵馬,大魏的總兵馬數量,已達到五十萬之眾。
而這一次,蘇哲將集中近三十餘萬大軍,用以掃滅漢國,一統天下。
兵馬在陸續集結,聲東擊西的假象已經造製出來,蘇哲也不急於動手,每日只在洛陽城皇宮裡,抓緊時間“撫慰”他的那些妃子,坐等著荊州的陸遜先動關羽動手。
魏國已經在進行全國動員,漢國自然也不敢閒著。
劉備此前對蘇哲的來攻已早有準備,在諸葛亮等謀的提議下,迅速的集結了近十五萬的兵馬,分別部署於潼關,商洛關和蒲坂關一線,打算憑藉險關,以逸待勞,堅守不戰。
一時間,漢國兩國皆是上下沸騰,北方的戰事似乎一觸即發。
所有人的目光,卻集中在了潼關一線,唯有蘇哲的思緒,卻早已飄到了遙遠的荊州。
時年冬末初春,陸遜終於以南郡太守,兼都督荊州軍事的身份,前往夷陵上任。
上任的第一天,陸遜便把駐紮在夷陵的近兩萬兵馬,削減到了八千,其餘兵馬盡數調回了江陵。
陸遜的這一舉動,引起了甘寧,黃蓋,淩統等不少宿將的反對。
甘寧自不必說了,那是大魏老資格的大將,如今甚至官任後將軍,光是官位就比陸遜這個安西將軍高出一截。
論官位,甘寧在陸遜之上,但因陸遜有假節都督荊州軍事的權力,甘寧才不得不聽從陸遜指揮。
至於淩統,黃蓋等宿將,他們雖然跟陸遜一樣都是江東降將,但他們原本就是成名在外的猛將,在江東時就比陸遜的資歷名氣大許多。
如今,這些“老資歷”們,眼看著陸遜這個毛頭小子,受天子的信任,一躍成了他們的頂頭上峰,心中本來就存有不服。
而陸遜一上任,立刻就削減夷陵兵馬,打亂原先魏延和呂蒙定下的部署,他們能服了才怪。
“陸都督,你這麼做,恐怕不妥吧!”
軍府中,甘寧第一個站出來發難,公然質疑起了陸遜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