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名正言順的招攬天下賢才,對外發號施令。
雖說天子聲望式微,但多少還是有效果的,就比如此次荊南三郡的叛亂,便是單憑天子一紙詔書,就能煽動起那三郡太守背叛劉表,可見天子這面大義旗幟,還有頗有用處的。
蘇哲對天子這道聖旨封賞,卻絲毫不感到意外。
很簡單,天子他不得不給!
如果說一個月之前的話,他還算於弱勢一方,很有可能被劉表攻滅,到時他是必死無疑,天子卻大不了再向劉表示好,實際上最危險的是他自己,而非天子。
那時的天子,還有幾分觀望的餘地,自然可以拖著不給蘇哲封官。
但眼下,他大破劉表,不僅攻陷了樊城,更是殺至了襄陽城下,大有一口氣鯨吞荊州之勢。
他立下如此大的功勞,又逆轉強弱之勢,不懼劉表的威脅,地位權勢穩固,此時的天子,若是還要拖著不給他封賞的話,就要等著他自己去討要了。
與其被迫給蘇哲封官,還不如主動封賞,來籠絡於他,這個道理,天子就算不明白,伏壽這個精明的皇后娘娘,也應該再清楚不過。
思緒飛轉,這些利弊權衡分析,閃電般在蘇哲的腦子裡過了一下,他嘴角不由掠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
當下他便一拱手,慨然道:“臣領旨謝恩,多謝陛下和娘娘信任,臣必盡心竭力,為匡扶我大漢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伏壽甚是滿意,忙將蘇哲扶起,笑著撫慰道:“蘇卿能有這份心,也不枉陛下對蘇卿的期望和信任了。”
大帳中,瀰漫著欣喜的氣氛。
李嚴等文武部下們,自然也都竊喜無比,蘇哲這個主公的升官,意味著他們這些部下,也能跟著水漲船高,升官封爵,誰能不高興呢。
畢竟,這些英雄豪傑願意追隨蘇哲,說好聽點是為蘇哲的智謀氣度折服,說直白點,還不是看中蘇哲是一支潛力股,跟著他混能升官發財,博取榮華富貴。
除了一個人。
大帳中,只有皇甫嵩一個人高興不起來,始終是眉頭緊皺,顯然對蘇哲的升遷,存有忌憚。
聖旨領過後,眾人紛紛向蘇哲道賀,也就他皇甫嵩一言不發。
蘇哲卻主動上前,拱手笑道:“義真老將軍,蘇某初次署理朝廷,有不明之處,還請義真老將軍多多協助才是。”
皇甫嵩深吸一口氣,拱手道:“我們同為朝廷做事,既然陛下如此信任蘇車騎,下官自當盡全力協助蘇車騎。”
蘇哲現在的官位是車騎將軍,而皇甫嵩的官職,不過是後將軍而已,資歷上他雖然遠勝於蘇哲,但官職卻要矮蘇哲一頭。
他現在主動改口自稱“下官”,自然是表示尊從天子的旨意,自甘屈居於蘇哲之下。
一番客套話後,伏壽便問道:“蘇哲眼下已進逼襄陽,不知蘇卿下一步打算如何?”
“臣自然是要為陛下攻克襄陽,只要能拿下此城,我們就能把劉表趕到南方去,從此往後,宛城就再也不用受到劉表的威脅,陛下方能南面無憂。”蘇哲不假思索的答道。
伏壽點頭道:“若能這樣,那自然是極好的,只是本宮來時的路上聽說,這襄陽乃荊州第一堅城,蘇卿真有自信能攻下來嗎?”
“娘娘放心,再堅固的城池,一旦人心垮了,也將脆弱不堪,臣料想此刻襄陽城中,已是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話鋒一轉,蘇哲眼眸中掠過一絲精光,便道:“說起來娘娘來的正好,臣想娘娘能否隨臣移駕陣前,臣自要借娘娘的威儀,來進一步瓦解襄陽軍民的抵抗之心,再給劉表沉重一擊。”
此言一出,皇甫嵩眉頭一皺,立時反對道:“蘇車騎,你這提議就過份了,娘娘母儀天子,萬金之驅,豈能出現在兩軍陣前這種危險的地方。”
話音方落,伏壽卻道:“蘇卿和將士們為天子血戰沙場,本宮若能幫得上忙,自然是義不容辭。”
“可是娘娘……”
“義真老將軍不必勸了,本宮知道你是好心,可本宮也相信蘇卿,絕對能保護本宮的安危。”伏壽信任的目光,深深看向蘇哲。
蘇哲便正色道:“娘娘儘管放心,有蘇哲在,誰也休想傷到娘娘分毫。”
當下蘇哲便傳下號令,諸軍出營,前往襄陽北門一線集結。
號令傳下,大營中鳴鑼之聲四起,一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出大營,列陣於襄陽北門。
諸軍列陣已畢,蘇哲護送著伏壽,徐徐的穿過軍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