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彌陀經是一把鑰匙,但是能否得到如來袈裟的認可,獲得聖皇“元”所留的“金剛波若波羅摩多”之道,則要看個人的機緣和努力。
大千世界,一元復始。
每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次輪迴,便是陽神高手也超脫不了這個極限。
唯有超脫大千,一元壽數,才能成大自在,大逍遙。
“舍利子,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林易一眼就看見了袈裟上的幾句經文,頓時以他穿梭諸界,修道求真的領悟,在靈魂之中就咀嚼出了深奧的意念,震撼著心靈。
不單單說別的,就說袈裟上的經文,就已經看得出了,這件袈裟是就貨真價實的上古神器,如來袈裟。
是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貨色,不可複製。
這件袈裟的模樣,並不是一般和尚的袈裟,袒胸露乳的模樣,而是呈現出了一種古風!上古中古那種諸子的古風,寬大的袖子,衣帶,衣襟,腰圍,衣袂飄灑。
林易腦後浮現出無極道輪,緩緩的旋轉著,演化先天五太,一元永珍,隨後復又歸於混沌。
其中囊括了宇宙造化,大千生滅,這是獨屬於他的彼岸之道。
雖然林易的無極大道方才形成雛形,是一顆種子,但卻擁有無窮的潛力,無限的未來。
如來袈裟的靈性一點點的開放“金剛般若波羅蜜多”之道的經文,這是一代陽神高手,上古聖皇“元”的彼岸之道。
“萬幻皆空,唯我獨真。”
“天地無極,一炁混元。”
這是兩種不同的理念,求同存異,互相尊重,這是雙方進行交流前提。
林易對於如來袈裟,並沒有什麼必得之心。
不說其他,單是從力量論,這件七階巔峰的上古神器,就不是現在的他能夠強力壓服的。
道不同,不相為謀。
如來袈裟再怎麼厲害,那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
相比之下,太虛法袍才是自己家的孩子,需要用心祭煉,共同成長。
半月之後,林易離開了太始山。
如來袈裟繼續留在了地底的石室之中,默默的等待著它的天命之主。
春回大地,到處都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林易回頭看了太始山一眼,一握拳頭,他還是不夠強。
一件名震天下的上古神器就擺在面前,卻無法收服,說不遺憾,那純粹是騙人的。
生命中有千百種可惜,世事永遠不可能十全十美。
沒有人能夠將所有的好處全部佔據,該捨棄的時候,要勇敢的放手。
林易離開了中州,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他悄悄的來,悄悄的走,揮一揮衣袖,沒帶走一片雲彩。
………………
黃粱鎮,此地連線著中州古道和南州古道,四面八方的客商都有聚集,論起繁華熱鬧,不壓於一省的大城。
這一天,一個相貌清秀,足不沾塵的年輕道士走進了鎮子,向著黃粱鎮中心的黃粱酒樓行去。
黃粱鎮的黃粱米飯,聲名遠播。據說飯香能在口齒之間的香氣繚繞幾天不散,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那股香氣都似乎直入魂夢,令人美夢連連,所以有“黃粱美夢”一說。
南方稻米,天下之最,而黃粱米飯,則為南方之最。
林易南行至此,當然不肯錯過這一飽口福的機會。
黃粱酒樓就在鎮子的中央,背後是一條清幽的雁江,是白浪江的分支,江邊一色的茶樹,青石堤壩,江水清幽,宛如一塊淡藍水晶。
河中游魚可數,遠處許多光屁股的孩子在水中嬉戲,一些洗衣服的婦女用石槌敲打衣物,發出“砰砰砰”有節奏的聲音。
看見這樣的景色,林易真正感覺到了南方水鄉的趣味。
黃粱酒樓非常之大,有十多間樓,間間都是三層,聳立在鎮子中心的街道,一眼望去,似乎整條街都是酒樓的產業。
林易來到酒樓下面,立刻便有夥計上來迎接,雖然見林易穿著樸素,卻也未曾怠慢,彎腰打躬,把人請了進去。
“來一桶黃粱米飯,幾壺黃粱米酒,另外把你們這裡的特色小菜整治幾個,不要太葷太膩味。”
林易丟了幾塊小銀餅子過去,夥計放在手裡掂量掂量,觀察了一下成色。看到上面有霜一樣的紋理,又用指頭彈了彈,到耳朵邊聽得風鈴一樣的餘響,知道是上好成色的“玉京錢”,立刻眉開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