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曾經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總是跟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聯絡在一起。
那個時候李瀟玉還在想這王侯將相是不是真的沒有種族之分?若是有的話,為什麼還會王朝更替?
可是若沒有的話,為什麼在她或者的那個世界上還有種姓之說?
想一想那印度阿三的種姓之說,上等人,什麼也不用做,幾乎是一出生就站在了社會的前列,幾乎整個人就是天地的寵兒,就因為他的姓是尊貴的姓氏,是婆娑門人……
可若是生在了低賤的種族姓氏裡面,別說是自己了,就是妻兒都會被人任意屠殺……
她所在的那個世界曾經有些人想著商周時期,商周時期的奴隸制甚至還有奴隸坑殺,殉葬制度。
在那個人命如草芥的世界裡,種族、種姓到底為什麼最尊貴,沒人能夠理解。
也許人們覺得人本就應該分三六九等吧?就像女媧造人的時候說,親自捏成的人是高等人,隨便甩甩落地的人是中等人,直接拋下的是下等人一樣。
難道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種姓嗎?
不然上古八大姓氏為什麼是貴族?不然阿史那的族姓在匈奴是那般的高貴?
可是王侯將相真的寧有種乎嗎?如果真的有,為什麼不是龍生龍?為什麼不是虎父無犬子?
如果真的沒有,又為什麼人們在建立社會的初期就要建立王侯將相的排位,更要有制度等級來管理每一層級的人,甚至不需這些人越界?
此刻李瀟玉甚至能夠體會到劉俠的那種悲傷和氣憤。
這個世界上要的公平,不過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這個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便是一出生便含著金湯勺,隨便揮霍,哪怕蠢笨如豬也能被人鮮花喝彩,而努力向前,拼盡一切的寒門子弟,只能夠縮手縮腳,終其一生,為人打工,毫無自我。
她能夠理解劉俠想要的那種公平……那種只要能夠從同一個起點比拼的公平……
所以她也知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只不過是對這種不公平的抨擊。
可如今她已經是共工族的族人,站在這中不公平的起點上,她能夠感知血脈從上而下,從裡而外的力量。
這種力量,是一個家族聚集了幾千上萬年,經歷過不懈努力和執著而富有的力量。
在母神造人的初期,人們都是一樣的起點,都是一個泥人開始。
大家當初都是吃生肉,喝動物血,拿動物皮毛當衣服的泥人……
後來成就了部落,成就的時候,部落的首領是首當其衝去慷慨赴死的。
因為要保護部落,首領往往放棄了耕種或是狩獵,反而聚集一批願意付出生命的泥人,加強鍛鍊。
而為了讓這些泥人能夠鍛鍊的更好,部落的成員們會分出最好的肉或糧食供給給他們……
這便是部落軍隊最開始的雛形,那個時候部落的每個人都是心甘情願分出自己的獵物給軍隊的。
而這分出的獵物,便是一個國家的稅收雛形。
後來部落征戰過多,打出了經驗,知道很多時候打仗不是兩個拳頭就可以打贏,此時有部分閒暇愛思考的人開始想著怎麼壯大自己的軍隊力量。
這個時候,衍生出了文字的創造,武器的創造……一如那造字的倉頡。
這便是文官的雛形和武官的雛形,而這個時候的創造者們也是一線參展的戰士,在磨礪之中,這些人們逐漸鍛鍊了自己的體魄,也調動了血液中的迴圈,刺激了部分基因的發展。
軍隊中的這些人慢慢的開始發展成為尚書六部,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而六部則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部落這個時候穩定了疆土,但因為洪荒時代之後,是父神和母神結合繁衍的後代,為了防止種族上的基因倒退(近.親結.婚),採取了種姓制度。
這種姓制度根據部落的大小,征戰疆土最大的部落擁有高貴的姓,更有選取江河為領地的權力。
有了姓,隨著部落的人口越來越多,生育能力越來越強,幼兒的存活率越來越多,一個縣城大小的區域已經滿足不了一個部落的發展。
於是部落開始遷徙,但是遷徙的部落不能忘本,更不能忘根,他們選擇了隨姓,讓後人知道自己從何處而來。
但是人口的眾多,讓人們的交流反而出現了混亂——因為那個時候人們開始懂得撿拾貝殼當做錢幣以物換物,但是物品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