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零一回 新城始建

“我這尼瑪是在玩《帝國時代》,得慢慢的把村落升級成城鎮。 ”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現實畢竟不是遊戲。在遊戲裡面,只要收集到足夠的資源並且滿足相應的條件,點選一下升級選項就可以了。可是在現實中嘛……

村落是新城的基礎,只是等陸仁來到這裡之後,馬上就發覺村中的住房和道路其實都很不怎麼樣……儘管到了某個時候肯定是要拆的,但陸仁也不想太過隨便。對陸仁來說,大家住得要是不好,那麼就沒有好的休息環境來恢復體力;道路不好,那就意味著原材料與各類給養物資的運輸會因此而受到影響。所以陸仁馬上就作出了調整,把正在進行新城區地基修建的人員與物資抽調了一部份出來,改為改善村中的居住環境與交通道路。

另外陸仁還要求在村中修建一所學堂,把現時點村中居民的孩子們全部集中起來進行“義務教育”……孩子們讀書時的所需的花費全由他出,連飯錢都包!為此陸仁還特意召集村中居民召開了一次“擴大會議”,反正就是半強制性的要求所有六到十二歲的孩子必須得去學習,家中有困難需要孩子幫忙做事的視情況給於一定的幫助與優待。

其實在那個時候自己的孩子有免費的書讀,此外還能包下兩頓飯,誰又會不樂意?這“擴大會議”一召開之後,甚至有人提出能不能把年齡段能不能再擴大一些,似乎還有不少已經成年並有了子女的人都想讀書,反到把陸仁給整得頭大不已。也就是陸仁反應也快,最後是把所謂的“義務教育”的年齡段重新細分了一下。具體情況是:

六至十二歲的孩子享受全額“義務教育”,全日制學習。時間的安排用現代時制是早上八點到十一點是上午課,十一點至十二點大食;下午一點至四點下午課,四點至五點小食;然後放學。這個年齡段要求務必來學堂讀書。

十三至十八歲的青少年因為基本上都已經開始做事,所以只能是上午做工,下午去上半天的課。而且並不強制。來讀的可以照顧小食,也就是一頓晚飯,不來讀的則隨你便。

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陸仁的安排是開辦夜校!來不來全憑自願,學費當然可免,但飯就不包了。還有就是這三個年齡段之間是有遞進性的。比如說學堂開課後,頭一年已經十二歲的孩子只能吃一年學堂飯。但在次年仍然可以讀半日課,以此類推。

別的不說什麼。這夜校一開陸仁還得去考慮照明上的事那。那年頭可沒電燈,單憑火燭火把一是危險,二是會把大家的眼睛搞壞。最後陸仁乾脆從甄氏那裡調集了一批玻璃製成了防風油燈再輔以水銀玻璃鏡,光亮程度到是沒了問題。

至於黑板和白石灰筆都是小事情,不難解決。

另外該學什麼陸仁也考慮了一下,最後是決定先教會讀書認字也就行了,什麼聖賢書大道理之類的就不去管他。其實來這裡讀書的都是些平民,家境稍好一些的都會送到夷州小城那邊正式的書院裡去,也就是說肯送孩子來讀書多數是不想當“睜眼瞎”而已。

但陸仁也作了一個不同的選擇。就是從產業人員中專門抽調了幾個精於計算的人出來,好歹要把加減乘除這些初步的數學教下去,再就是要教會用算盤。簡單點說,陸仁也就是把小學一至三年級的課程給安排了出來而已。

到不是陸仁不想多選,他自己甚至想把相關的物理、化學這一類的東西給搬出來。只是如此一來,這小村的規模完全就吃不下來。孩子們真要是需要進修的話,還不如直接送到夷州小城那邊的學院裡去。所以陸仁在幾經權衡之後還是作了罷。也別說陸仁沒用,這尼瑪就算是在現代社會,一般的落後村莊裡面不都還沒有初中以上的學校嗎?

接下來這個基礎小村就熱鬧了,選地、修路、建房,處處忙得不亦樂乎。陸仁自己則躲在房裡準備了一些數學與幾何學的課本並詳盡的解釋給幾個選調出來的“數學老師”聽,因為這玩意兒在修建新城的時候隨時隨地都要用到。

本來以為會很難教。結果卻是一點就通。說起來陸仁挑出來的這幾個人早先也是船塢中的工匠,真要算那些幾何題一點不差,再怎麼說人家可天天和材料計算什麼的打交道!至於教識字的老師就不難找,挑了幾個稍微上了點年紀讀了不少書卻又沒什麼名氣的書生出來就行,而這樣的書生,鄭玄那裡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

忙了幾天之後,陸仁在這天自己回房往床上一躺有氣無力的嘀咕道:“就先這樣吧。累死人了啦!”

累歸累,陸仁心裡卻知道累的值。按他的想法,現在在小村裡所執行的教育方式其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