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三回 文化傳承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中,有種事物被稱之為“文化影響力”。

可以這麼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乃至一個文明,能不能在歷史長河中不被時間洪流所湮滅,很多時候就在於這個民族、國家、文明的文化傳承是否堅挺。

很幸運的,華夏文明的文化傳承就相當之堅挺。在人們普遍認為的古代七大文明之中,也只有華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留存了下來。雖然也曾經有外族以武力征服過華夏文明,但最後的結果卻是這些外族漸漸的被華夏文明給同化掉了,在這一點上,就連一同留存下來的印度文明都遜色了許多。而華夏文明的文化傳承,也自有其獨到之處,哪怕就是後世所說的“崇洋媚外”……不是大家在堅持著自身的文化傳承,又哪會有這種批判性的詞彙冒出來?

那麼這些和現時點的陸仁又有什麼關係?這件事扯起來就稍有點麻煩了,得多羅嗦上幾句。

首先在文化傳承與其所產生的文化影響力中,文化的載體可是件相當重要的東西。這玩意兒的普及與否,往往就關係著文化傳承是否能夠普及到社會中的各個層次面,使一個文明的文化傳承漸漸的刻到每個人的骨子裡面,而不是成為那些貴族、祭司們的專利品。

華夏文明在這一點上就很出色。其實最早期的甲骨文、金文之類的文字,嚴格的來說也是屬於貴族與祭司階層的專利品,而龜甲、青銅器皿相對來說也是昂貴之物,不是社會中、下層的百姓能用得起的東東。但是隨著竹簡、木簡這一類相對廉價的載體的使用,再聯同華夏人民那種骨子裡喜歡把事物教給他人的性格……這裡說句有點不客氣的玩笑話,就是喜歡炫耀和裝13。反正各種條件相加之下,文化傳承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漸漸的普及到了社會的中、下層之中。

特別是到了春秋時期,得益於相對廉價且方便的文化載體。造就出了一大批的思想家,而這些思想家還鬧出了個百家爭鳴,更使得許許多多原本屬於社會中、下層的人透過文化學習而成為了貴族階層。

但是由於士族階層和法家的崛起,將社會階層劃分成了“士農工商”這四個等級,這時讀書學習基本上就成了“士”這個階層的專利品。可有一條,就是士族階層就算是想對文化知識進行獨霸與壟斷,實際上卻是件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再到接下來的一大段時間之中,士族階層能夠壟斷的也僅僅是“仕途”,也就是當官的途徑與門路而已。而文化的傳播與普及,已經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之中。

那麼現在把話題轉回到陸仁的身上。事實上陸仁並沒有意識到。或者說沒有完全的意識到他把印刷製品給弄出來,實際上等於是接過了使文化的傳播與普及進一步擴大化的接力棒。可能目前來說這種事還有點遠,但不可否認的是陸仁原本只是想用來小賺一筆和順便為印刷業打打廣告才整出來的這套《逍遙劍仙錄》,所能夠造成的文化影響力其實會有多麼的大。

這裡可能有人會罵了,一套而已,哪來的什麼文化影響力?這時你不妨去做個這樣的試驗,就是在街上拉住一個沒什麼文化的人問問,問他懂不懂四書五經、詩經禮記之類的,相信這個人多半會搖頭以示不知;但如果你問他知不知道三國水滸、西廂白蛇……只怕九成九這個人會馬上點頭。甚至還很有可能會和你討論起來。

其實說白了,就是文化影響力這東西必須先有其通俗性。當通俗性的文化影響力使得社會的中、下層民眾能夠產生出足夠的文化底蘊的積累的時候,那些相對高階的、深奧的,才能在此基礎上牢牢的建立與發展起來。而陸仁整出來的這套盜版書。無疑就是起到了這種打下通俗性的文化基礎的效果。要是一上來就印什麼四書五經,只怕除了那些士族階層或是懷有志向的人,一般的民眾根本就沒興趣去買,那樣的話能夠產生出的文化影響力自然就差了許多。

另一方面。陸仁這也是開出了一個好頭,為後面的文化產業的發展開出了一個好頭。這裡要再扯上點東西,就是印刷術在晉代紙張的生產改良之後就已經出現了。但是真正要達成文化知識的大規模廉價化、普及化,卻還是在北宋時期才達成的,原因就是北宋時期的雕版印刷已經大規模的成型,活字印刷也是在此基礎上才出現的。

而在北宋之前,哪怕就是在繁榮強盛的唐代,讀書人得到了一卷書都得趕緊讀、趕緊抄,文化知識的普及還沒有真正的達成。舉例來說,所謂的唐宋八大家之中,唐代只有兩個,而宋代卻有六個!這是唐代沒人嗎?不是,這分明就是唐代的文化傳播與底蘊的積累不及宋代那麼普及的一個體現。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