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四十三回 瑣事重重

大司農,秦時稱治粟內史,漢景帝時改稱太農令,至漢武帝的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為大司農,為三公之下的九卿之一。兩漢時期掌管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只是到了三國時期,由於權力的漸漸分散,變得只能負責這些物資的保管工作。不過在陸仁現在所處的時間上,大司農一職的職權範圍仍然是很廣的。

荀彧感慨的陸仁只要好好幹、認真的幹,大司農一職早晚會是陸仁的囊中之物,卻不知道陸仁在心裡連連搖頭,因為陸仁這是轉抄了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再適當的加上了一些現代化學知識在裡面而已。按陸仁的法,他要是沒記錯的話,礦鹽在現代是屬於工業用鹽,一般是不能作為食用鹽的,不過在古代這個物資相對貧乏的時代就將就將就吧。

不過荀彧的注意力似乎並沒有在手抄本所記載的製鹽工藝上,而是翻來覆去的細看這兩本紙製手抄本的質地,愛不釋手的道:“義浩,這紙是你那紙坊自家出產的吧?其實我族中也有人懂得如何造紙,但是造出來的紙比起你的這種雪紙實在是相差甚遠。”

蔡倫改良造紙工藝並且製出良紙是在公元105年左右,而稍遲一些就進入了東漢的衰敗期,再加上蔡倫是宮庭內員,也就是宦官,知識的傳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這改良了的造紙術還沒有來得及真正的普及下去就天下大亂了。

而天下一亂,百姓們民不聊生,肚子都吃不飽的,誰又會有心思去造紙?畢竟在當時的情況下,造紙是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因此直到三國末期,文字的載體仍是以竹簡、字帛為主。造紙業真正發展起來那還是三分歸晉以後的事。

卻見荀彧愛惜的撫摸著這兩本手抄本,輕嘆道:“好紙啊……義浩,我一向不向人求取何物。但今天仍然忍不住想在你這裡破一破例。其實也不是白要你的,你那裡出產的這種雪紙,能不能便宜一再多賣給我?”

陸仁笑道:“這個好。其實這種雪紙在試製的時候成本自然是要高一些的,不過坊中的工匠熟練之後成本下降了不少,而且產量亦提升了許多。多了不敢,但荀公你去買的話,多賣個兩百幅給你不成問題。”

荀彧表示滿意的輕輕頭,又問道:“你那時怎麼會想起來造紙的?”

陸仁再笑:“那時昭姬初嫁於我,我沒婚聘之禮給她也不過去,可是金珠之類的東西又未免太俗了一些。她也不見得會喜歡。偶然間聽她起修補簡櫝很累、很煩瑣,我就想起了紙冊之便。

“再荀公你也知道我一有閒暇就會把自己所知之事編寫成籍以求能流傳於世,而竹櫝這樣的東西的確太過笨重,且文字載量有限,繪製圖樣什麼的還多有不便。反觀紙張輕便,書寫便捷,裝訂成冊的話文字載量亦大。我既然知道怎麼弄,手邊又有弄出來的條件,那不弄出來幹什麼?

“這雪紙造出來之後。昭姬一直在幫我較驗、轉抄各類文獻,等再過一陣昭姬轉抄好了其它文獻我會再送來這裡,到時還請荀公另行命人抄錄並擇人而授。”

荀彧是尚書令,主管的是天子的奏章及出納。而圖書秘籍的掌管本來應該是蘭臺屬官御史中丞的事。不過因為御史中丞尚缺,所以暫時由荀彧這個現時真正的內政大管家代行。聽了這些話,荀彧頭微笑道:“此舉到不失為利國利民之計。而昭姬在你身邊幫你整理典籍,到也可是才有所用矣!且有昭姬在家助你。你亦可以安心……”

陸仁笑著接上話道:“有昭姬幫我處理這些瑣碎且煩心之事,我可以安心任職為官。”

荀彧頭稱是,陸仁心中則在暗道:“行了!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嘿嘿。以前是想寫完整卻沒條件寫完整,現在則是故意的不寫完整,關鍵的部份只口授給蔡琰,讓蔡琰牢記在心,這樣的話就只有蔡琰能補充完整我事先留下來的文獻資料。

“到我閃人之後,曹操想富國強兵就不得不重視蔡琰,那從某種意義上來,蔡琰可是接上了我的班。如此一來,不管是誰想動蔡琰的話就得考慮考慮他有沒有那個份量,擔不擔得起這個責任!哎呀,我蔡大美女啊,我對你已經夠好了吧?連以後的事都幫你安排好了。等我走了之後,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想到這裡陸仁便笑了笑,接著按自己事先安排好的步驟往下實施:“荀公,一開始你不是問我舉薦阿誠和阿信是不是別有他意嗎?其實我是考慮到有很多事單憑我一個人是顧不過來的,得向其他的郡縣推廣,像之前雞鴨牛羊的大量圈養……”

荀彧擺手道:“不必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你這子這一手是以公為名而詢

為您推薦